言無忌YW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上,那些同聲同氣的君子們緊緊抱團,步步緊逼,校哥兒步步退讓。

“臣禮部員外郎左光斗有奏,《禮記》有言,人生十年曰幼,學。皇五弟朱由檢,今歲將滿十週齡,臣請聖旨,皇五弟出閣讀書,以全陛下兄友弟恭之名。”

這意思,開始給朕找備胎了?

“遼東急報”

孫尚書剛要發言,不料一聲急報,打亂了今日的節奏。

“遼東急報,熊延弼遇刺重傷,建奴舉兵進犯瀋陽!”

“罷朝,諸位閣老、尚書與兵部侍郎,隨朕到軍機處”

-----------------

“咻~!咻~!咻~!”

空中冒出一群飛蝗,發出淒厲的嘯叫。

“蹲下!”

毛百戶厲聲嘶吼!

“奪!奪!奪!”飛矢如暴雨疾落,只一秒,堡城上就覆滿了密集的箭枝,如同蘆葦地。

這一輪廢掉了數十個明軍。射在身上的還好,畢竟拋射的用不了重箭頭,最多隻是穿甲小傷。射在面門的,就沒救了。雖然躲在碟磚後,對方的拋射線路只有淺淺一線,但後金人,箭法就是這麼好。

“再蹲下!”

剛要抬起頭,耳邊又傳來嘯叫聲,後金也很雞賊,火力輸出的節奏,不走尋常路。

這是第二種打法,強攻。

後金人將楯車推到城下,躲在楯車後放箭,用箭雨覆蓋,不叫守軍抬頭。等守軍抬起頭了,後金先鋒已經推著長梯登城了。

這也需要很好的節奏,因為人力發射箭雨,一般不超過十輪,箭手臂力總歸有極限。

至於後金人吹得神乎其神的楯車,其實明軍才是發明者。那是二十多年前的朝鮮戰爭,倭人備有大量的火槍、抬槍和小火炮,他們畢竟是正規軍,比東南沿海成分複雜的倭寇更難打。但有戚家軍車營的經驗,明軍就以楯車來抵擋。楯車其實類似加大的人力板車,只是轉了方向,加厚的車板成為盾牌立在前面,推車的兵士躲在後面,若是做成斜面,堆一層沙土袋,不止能防箭、防火、防火槍,甚至能擋住虎蹲炮之類小炮的攻擊。

努爾哈赤參與了那場戰爭,所以,楯車成了建奴的利器。

但此時堡城下的楯車,大都只有一個楯面,推到堡牆下的時候,才發現問題。

明軍堡牆多了幾個尖角,多了攻擊的角度。

但建奴也很聰明,用楯車排成兩面,形成一個夾角,人就躲在夾角里面,對著城牆上射箭。

楯車後的弓箭依然在輸出壓制,建奴先鋒已經衝到堡牆前架梯子了。

明軍依然沒有抬頭,只是伸手扔下了十幾個圓圓的玩意兒。

“轟~轟~轟”一串巨響

十多枚萬人敵的聲浪,竟然將混不吝的毛百戶,嚇了一大跳

皇帝派人改良過火藥,威力這麼大?

堡城下的雲梯楯車,已經被炸得翻了肚皮,沒被炸死的黑衣虜兵,也暈頭轉向,成了活靶子。

-----------------

紫禁城,軍機處,有爭議。

“臣舉薦原兵部侍郎王再晉接任”

“臣舉薦帝師孫承宗接任遼東總督”

“論遼東軍略,袁可立當屬第一”

校哥兒心念一動,袁可立確是更好人選,更有大局觀、手腕更柔和,許多方面,高了熊蠻子不止一個檔次。

“熊延弼傷情如何”

“性命暫時無礙,正在遼陽安養”

“此時誰在瀋陽做主”

“戶部侍郎畢懋良為主、欽差監軍洪承疇、遼東巡按畢自肅輔助”

不知三個臭皮匠,能否頂一個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關於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穿越成杜荷,原以為能享受富家子弟的生活,沒想到時間是貞觀十七年,跟著李承乾謀反失敗的日子。而且他們謀反的事馬上就要洩露!結果是被處以極刑!杜荷頭七沒過,美豔的公主媳婦就要改嫁?還給別的男人生了3個大胖小子!孰可忍,杜荷不能忍啊!他一定要逆天改命,絕不能當大唐第二個綠帽王!
歷史 連載 39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