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廢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輩子 “李非,是不是神明又給你說了什麼。” “陛下,神明說的是讓我們見微知著,現在國內流民人數越來越多,即便是在長安,流民人數比以往增長了一倍有餘。” “這些流民因何而來?” “情況很複雜,臣一時還不能理出頭緒。” “是啊,你一個人也是太忙了,李林甫死後,左相的位置還一直在空缺當中,就讓楊國忠替你分擔一些政務,若不是他揭開了李林甫的面具,朕還被一直矇在鼓裡。” 流民從何而來,李非自然心裡清楚,他之所以不說,是因為除了王公貴族以及大小官員瘋狂的土地兼併,國債的影響,還有連年的戰爭這些因素,哪一個都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得到解決,說出來玄宗也給不了什麼意見,說不定反而給自己惹一身腥。 至於楊國忠上位更是如此,無力阻止,那就由他先去,反正現在自己可以把持朝政,諒他楊國忠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謝陛下體諒。” “流民你準備接下來如何處置?”這才是玄宗想要問的根本問題。 “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也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流民的人數,但以現在的情勢,恕臣直言,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朕還記得李林甫曾經處理過這個問題,讓那些流民去戍邊,一方面可以減少內地流民的人數,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國庫的壓力,不是更好嗎?” “陛下,那隻能是一時,而不能一世,如今這般情形便是答案,如果繼續這麼做,反而會掏空內地的勞力,造成內地的空虛,長遠來看,百害而無一利。臣以為,先穩住這些流民才是權宜之計,先讓各地州府縣郡廣施粥廠,穩定民心,減少流民的合流聚集,頒佈詔令,讓各處擁地的富豪鄉紳招攬這些流民或為佃農,或為苦力,朝廷根據他們招攬人數的多少,賜以帶有品階的虛職。這是臣的拙見。” “如此甚好,相較李林甫的做法,這樣從善如流更得民心,那你就去做吧。擬旨,加封李非為上柱國,準宮內自由行走。” 上柱國是二品的勳級,以往只是對戰功卓越的武將才有資格獲封,也是唐王朝最高的勳級,而李非是文職。李非聽到這些,先是一愣,然後趕忙跪地謝恩。 還有那個宮內自由走動,意思便是以後不用提前通稟,可以隨時入宮面聖,這更是代表了一種態度: 我李隆基從今天開始,對你不再有任何的懷疑和防備,你已經成為我的貼身近臣。 李非心裡自然知道這兩個名頭代表的分量,但他心裡更清楚,離皇上越近,就代表著未知的危險就越多,玄宗突然給他這麼高的禮遇,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想法,李非思索不明,心中反而多了一絲不安。 這些其實並不是玄宗本人的意思,而是來自高力士的建議。因為高力士明白,李林甫死後,目前的大唐王朝能夠維持穩定局面,讓百官信服的人,也只剩下了李非。本來讓他進入中書省是代替玄宗發聲,以神明的名義號令天下,陰差陽錯之下,因為李林甫的存在反而成了弄權的高手。 在高力士的眼中,從來不會出現朋友這個字眼,只有對玄宗忠誠和對玄宗有威脅兩種人,可李非偏偏介於中間,這就讓高力士看李飛的眼光,悄悄的發生了變化。 +++++++++++++++++++++++++++++++++++++++++++ 下輩子 “李飛,叔叔以前可能有些主觀了,你說的對,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有些已經超出了我的認知,透過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點,這個時代原本就是屬於年輕人的,從現在開始,除了一些傳統業務你不太熟悉的部分,其他的公司事務你試著去處理吧,明天開始,你就在我對面辦公,慢慢學會一些具體事務的操作,或者說,我來給你當助理。” 牛顯恪這番話說完,李飛和牛倩倩對視了一眼。 李飛的心裡根本沒有一點興奮,相反有種莫名的恐懼和緊張。 有時候很想擁有一些自主權,但真到了這個時刻,反而會本能的產生拒絕的情緒,人真的是一種複雜的動物。 “啊!叔叔,我覺得還不到時候,現在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