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竹林四友皆輔明主,都得益於溫時書的相請,可他心中知曉,明主斷不是英雄,也不是梟雄,自卑孤寂,性子異於常人,卻在這之後,有了天下歸一的心。
好友多年的鞠躬盡瘁,換來了明主傲視群雄的性子,還有腳下這大魏的天下。
這些年他猜測頻頻,始終不明好友為何選中明主,想不通他也不去想了。卻不料,好友竟有意說出。
溫時書見他久久不語,神情驚愕,倒在意料之中。
思索許久,終開口道:「明主與我相識,巧之又巧,他見我學識淵博,鍥而不捨求教,從不做長輩之態,往往是我威嚴教導於他,這些對我卻不算什麼,我以為他是有志之士才虛心求教,卻不料他自始至終心思都純如白紙,宗族欺壓,手足相殘皆不足讓他相爭。按道理說,我倆性子都不是爭名好利的人,直到魏國來人,明主手足當面詆毀我,而明主卻毅然為我反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就算受了他人的鞭打絕不退讓分毫,從此明主辭別,回魏國力爭寵愛。」
溫時書透露懷念之情,又隱隱有些悔意,接著道:「他後來相邀我出山時,我焉能不動心?終是我對不住明主,他志本不在天下,是我讓他受苦了。我不忍他被欺辱,鞭策他成為了明君,他不算聰慧,就算而立之年都不足咱們的謀算心機,而他初意不過是為我討回公道,我卻一錯再錯,才有了今日。」
陳年舊事,說到最後不過化作一抹嘆息。
沈意就算性子灑脫,可在他的猜測裡,還是疑過明主故意為之,才能邀得好友出山,十二國君主,誰人都知得溫郎者,可得天下。哪成想,到頭來竟是好友的意思……兩人的情意也這般無暇,令人感到唏噓。
「明主與你,都為彼此心甘情願罷了。」沈意勸解著,末了竟不知從何說起。明主的禮賢下士,是連他都切身體會過的。
轉念一想,玉芙姑娘,可不是有幾分明主以前的影子?要是換了旁人能住在明月書院裡,還不得費盡心思給自己謀條路?可有的人就是不同,斷沒有世人那些自私謀劃,心思純粹的很。
想想好友這些年的經歷,早就洞悉了人性的善惡,偏偏玉芙的出現卻是妙極。
雲靄寺不同於竹林小院附近的清冷,畢竟是建在山腰平緩處的,來往拜佛的百姓不少。朱黃色的牆內,一派香火景象,在外頭都能聽聞僧人的念經聲。
眾人行至寺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兩旁的許願池甚是惹眼,明晃晃的水面清澈見底,錦鯉躍然池中,底下還有好些香客們留下的銅錢,每一枚都存著美好的祈願。而大殿下的欄杆又系滿了紅帶,隨著寒風搖曳擺動,銀杏遂飄至寺中的每個角落。
玉芙原本跟隨家人上香時,寺廟中的小沙彌都會引著女眷去後頭的殿中燒香拜佛,以免被他人衝撞,這種做法在世家中屢見不鮮,她自然也習以為常。
不過一行人卻沒有這種打算,沈意夫婦雖地位非凡,衣著打扮與常人無異,殷喬從朱釵到衣裙都極為素雅,百姓見了只會以為是平常夫婦,倒是沒引起太多注意。
要去的地方,也是人最多的大殿。
玉芙心中暗暗吃驚,攥著帕子的手隱隱有些泛白。這是她為數不多的出行中,頭一次不避開外人,她是有些怕的。
殷喬在她身側陪著,出來上香總要顧著點孩子,不能把小姑娘嚇著了。倒是往來的香客們不少投來了打量的目光,都落在了玉芙身上。豆蔻年華的姑娘,容貌是最鮮嫩的時候,就連氣質都不會沾染世俗,殷喬瞭解這些打量包含著什麼意思,拍了拍玉芙的手,示意她別怕。
「出了應天府,旁的地方就沒那麼多規矩了,無論是知府家的女眷,還是哪個侯爵家的女眷,都不會太在意。你長得好些,自然旁人就愛看你,倒是別忘心裡去,權當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