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2頁)
[日] 中山七里/譯者:林美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完,美智子似乎明白為何玄太郎身邊有像迦納這樣懂他的人,以及像溝呂木這樣的敵人了,但又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因此有點心浮氣躁。
這模樣被迦納看出來了,於是他補充說:
「那個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敵人,大概是因為他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吧。對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卻在別人手上,總是叫人羨慕又嫉妒的。」
玄太郎的模型製作繼續受到好評,而領家壯平的復健情景也十分引人注目。
介護中心裡,依據復健種類與復健內容不同,區分成幾個小空間,步行訓練用的空間就在沿著牆壁一隅,有高度及腰的長長一根欄杆,地上則鋪著膝蓋碰到也不致受傷的厚橡膠墊。
今天一天,爸爸沒拿柺杖可以走到哪裡?‐‐壯一和亞摘把當天的到達地點,用寫上日期的紅色膠帶標示出來。明天要比這個膠帶位置再前進一點。任何人看了都知道這是里程碑,因此很容易吸引觀眾前來參與。
領家壯平的復健時間固定從下午一點開始。那時中心裡的病人和家屬已經吃過中飯並且小睡片刻了,再加上紅色膠帶的相乘效果,自然聚集很多人前來觀看壯平奮力邁開步伐的情景,以及為他大聲加油的兒子夫婦身影。
由於右半身不遂,領家壯平右腳瘸了,左腳也可能因長期臥病在床而萎縮,導致無法完全支撐身體重量,走兩三步就一個踉嗆。幸好左手抓著欄杆不致於整個人跌倒,但重心老是偏左而不穏。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他平時一定是慣用右手右腳,也就不難想像無法使用右手和右腳將對生活造成多大的不便。
才走沒幾步,領家壯平便兩頰發顫,低聲吐出呻吟。觀眾看到他的一舉手一投足,便慶幸自己還能做出平時不覺有什麼的日常動作,而默默在心裡為他加油。
偶爾,壯平因體力不濟而膝蓋一彎,跌坐在地。但兒子夫婦不會就此算了。
「爸,起來啊,昨天不是能走到這裡?」
「是啊,爸,昨天都做得到了,沒道理今天做不到啊。」
兩人滿臉認真地對爸爸喊話。這光景看得人怪難為情,可有一點美智子深表佩服,就是激勵歸激勵,但兩人從不出手幫助
若說復健的最終目的是幫助病人重回社會,其實介護能做的範圍相當有限,做不到的部分只能靠病人自己努力。偏偏周遭的人明知這麼做會流於溺愛,可每每看到病人做不來時,還是忍不住伸出援手。而這對夫婦顯然十分了解,嚴格與冷徹才是最後真正對父親有益的。
對介護者與被介護者而言,介護都是苦難的連續。即便臉上掛著笑,淚水還是猛往肚裡吞,不為外人道的負面情緒如漩渦不停打轉。正因為如此,領家父子做復健的光景讓人無法置身事外,壯平的一小步便是邁向希望的一大步,對壯平的加油打氣,即是對所有病人及其家屬護加油打氣。
起初是默默支援,後來加油聲一天比一天大,二週後,已經形成一個規模不小的拉拉隊了。復健是一種功能恢復的訓練,但同時也是看見希望的過程。每天都在探索和追求身體復原的可能性。沒有支援就會氣餒,沒有指引就會迷失方向。而壯平的步行訓練恰好發揮了這項功能。來到中心的病人和家屬一看到貼在地上的膠帶又向前移動了,便會握起拳頭振奮起來。
然而有一天,算是已經成為介護中心的例行活動,領家壯平在進行步行訓練時,來了個小小的麻煩者。
一如往常在眾人的圍觀注目中,壯平正要跨出第三步時,突然一名少年張開雙臂擋在前面。
「不準走!」
大喊一聲,用鬧彆扭的眼神瞪著壯平。
壯平不在意,打算繼續走。這次少年繞到背後,抓住運動衫的下襬,不讓壯平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