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第2/3頁)
[美]沃爾特·勞德/譯者:黃佳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民百姓開始鑽出地窖。一名披著一戰彩帶的警官凝望著焦黑的牆壁和斷垣殘瓦,孩子般地哭了起來。一隻小型獵狐犬坐在克列孟梭路上,守護著一具法軍遺體。瓦礫堆中有一臺可攜式收音機奇蹟般地完好無缺,正在播放《風流寡婦圓舞曲》(the rry widow waltz)。
聖馬汀教區的副堂神父亨利&iddot;勒庫安特小心翼翼地穿過瓦礫堆,走向他的教堂。門被打穿、窗戶破了,但是教堂仍屹立不搖。走進之後,他很驚訝地聽見管風琴正在彈奏巴哈的頌讚曲。兩名德國大兵在試彈‐‐一個人坐在琴座前,另一個人在閣樓上鼓動風箱。
總是亦步亦趨報導德國國防軍勝利的外國通訊記者在斷垣殘壁中四處打探,試著採訪倖存者。警察局副局長安德烈&iddot;諾瓦表示他是來自梅斯(tz)的阿爾薩斯人,一戰期間在德國陸軍服役。
&ldo;那你現在可以回到老部隊去了。&rdo;站在旁邊的一名中校冷言評論。
喬治&iddot;施密特是戈培爾 [1] 手下的一名文宣人員。正當他拍攝畫面時,組長開車過來,提醒他戈培爾要的是英國戰俘的照片‐‐施密特拍到了嗎?
施密特回說英軍全走光了。
&ldo;噯,&rdo;組長說,&ldo;你現在是官方攝影記者。要是沒拿到英國戰俘的照片,你就是前任官方攝影記者了!&rdo;
施密特二話不說,立刻趕往戰俘營。他看到三萬到四萬名法軍,卻還是沒見到英國人。他仔細搜尋,果然得到報償。人群中有二三十名英國大兵夾雜其間。施密特把他們拉到前排,開始拍照。這天終究化險為夷。
確實,絕大多數英軍都已撤離,但他們同時帶走數量龐大的法軍。超過兩萬六千人擠在最後一批離開敦刻爾克的船隻甲板上。&ldo;梅德韋女王號&rdo;在清晨濃霧中摸索著前往多佛時,船尾甲板上有一名軍官彈奏曼陀鈴,想辦法替已經開始思鄉的法國大兵加油打氣。在&ldo;軍刀號&rdo;驅逐艦上,狄恩中校用法文對船上乘客發表演說,引來一片歡聲。他拿擁擠的&ldo;軍刀號&rdo;跟豪華的&ldo;諾曼第號&rdo;郵輪比較高下,把大夥兒逗得很樂。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