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 (第3/4頁)
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庸關前,羅通心裡,只怕也不是沒有殺了他的念頭,只是皇帝沒表態,誰敢如此豪賭?要是殺了那人以後,皇帝翻臉還要問罪,這可是大大地划不來。——這不敢殺,可不就只能救了?起碼救回來以後,明面上是不會受到什麼懲罰的,而不救的話則現成就是個大把柄,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能表態要救了。
以此類推,將來只要瓦剌帶著他去攻城,守將泰半也都是這個反應,這麼複雜的選擇,影響了守城不說,一個個都表態要救,最後也會反過來夾裹到威信未立的皇帝,局面將會越來越被動,皇帝要下決心的難度也就越來越高……以徐循對他的瞭解,他根本不是那種能頂著巨大壓力我行我素的人,眼下這局面的走勢,已經是極不樂觀了,而她現在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畢竟,她根本沒有繞過皇帝直接向大臣發號施令的權力。
千頭萬緒,都在腦海裡翻翻滾滾,徐循揉著腦袋吐了口氣,正想合合眼休息一下,韓女史就掀簾子進了屋。
“剛才司禮監那裡來了人,”她給徐循行了半禮,便是開門見山地說,“剛才朝會結束以後,皇爺留於尚書說話,於尚書請皇爺表態,給上皇定下名分。”
徐循的動作一下就凝固了,她吃驚地說,“啊?這——這也太突然了吧?”
“於尚書說,眼下謠言飛舞,人心浮動,都說上皇乃是誤傳死訊,其實未死。宮中若是遲遲沒有言語,只怕朝中更是不安,終會釀出事故。”韓女史又進一步解釋,“無如擇日公佈天下,定下……定下那位的太上皇名分,這樣倒是免了許多口舌。”
這麼粗粗一聽,倒還是很合理的,畢竟定下了太上皇的位置,也就不存在什麼復位、還政的說法了。再說太子都冊封了,現在也容不得上皇再回來翻盤,不過——也就是粗粗一聽而已,徐循早就和皇帝分析過了那人回來的壞處,這些都不是一個太上皇的名分可以迴避得了的。而於大人對於這些事情,卻是沒個隻言片語,頗有點忽悠的意思。
到底是心裡還有些向著那人啊,她的眼神沉了下去:不然,又何必挑這麼個時機來說?她雖然說是不干預朝政,但若有文華殿議事,皇帝一樣是要著人來請他的,不肯在文華殿上說,而是私下對皇帝進言,不就是看他剛剛親政,很好欺負嗎?
“皇帝那邊,是什麼態度?”她問道,“不會是直接答應了吧?”
“沒有……不過聽興安的意思,也是頗有意動之色。”韓女史說。
興安雖然地位顯赫,不過在徐循這裡卻是個陌生的名字,概因他崛起較晚,和後宮交集很少,如今會來送信,只怕也是在新局勢下,有了自己的判斷和計劃。
徐循微微點了點頭,眼神轉冷,她又站起身來,“我再去清寧宮一趟。”
於大人會忽悠,難道她徐循就不會忽悠?——她根本就用不著忽悠,都走到這一步了,太后怎麼可能還會對她的要求說不?
至於名聲,由它去好了,身為外戚,名聲本就是文臣手中的籌碼,要你黑時,不黑也黑,就是謹言慎行,又何能逃過他們的如刀筆鋒?
這一課,還是於大人教她的。
#
不過是半日後,於大人便收到了清寧宮發出的密令,上頭印信俱全,從略帶顫抖的字跡來看,應該是還在恢復中的太后親筆所書。
如是遇到那人前來喊門,只傳我話,我們家沒有被俘的皇帝,沒有喊門的天子!並傳令各關守將,我兒深知廉恥,當日兵敗早已自盡,眼下此人身為漢民,竟領蠻族南下,不忠不義不孝至極,必為仿冒奸細,此人辱我兒身後名譽,罪大惡極,殺之有賞。
即使以他城府,都不由得是倒吸了幾口冷氣,方才平靜了下來。
——太后這是已經撕破臉了,要逼死上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