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生機再現 (第2/3頁)
清歌醉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氣中的氧氣濃度持續下降。
事實上,地質災害、天體撞擊、氧氣濃度不足,這三者共同打消了人類返回地球的願望。
在地球和月球變軌後,地球遭受了眾多的彗星和小行星撞擊,這本來是一次沒有預見到的失誤,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次失誤,卻讓地球上的水含量開始大幅增加。
同時,某顆彗星或小行星給地球順便送來了珍貴禮物,這些禮物就是看似不起眼的原始藻類植物——藍藻和矽藻的祖先。
這些原始藻類植物在特定的地球環境、宇宙射線的共同作用下,逐漸進化為正常的藻類,這些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氧氣和能量。
自從藻類降臨地球就開始大肆繁殖,並很快遍佈所有的海洋和水體。
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地球上的氧氣濃度提高到了30%。濃度已經超過了以前的皓星,這為人類的迴歸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從25億年前到20億年前,地球接收了太多的含冰彗星撞擊,地球上的水越來越多,整個星球都處在水的覆蓋之下。
水面下,地殼和地幔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
由於小行星的撞擊,月地之間的引力作用,促進了地球的板塊運動,甚至造成了地幔的對流,這種地幔對流在產生地磁場的同時,也造成區域性地殼凸起,終於在約20億年前出現了眾多小島狀的陸地。
又經過1億年,那些小島狀陸地逐漸連片,地球上開始出現了最早的陸地——克拉通古大陸,其大小與現在的北美大陸相當。
地球上出現了陸地,按說,人類終於可以考慮返回了。
然而,由於地球和月球是三個星球共同開發的,三方存在共同開發協議。
所以,任何一方向地球派駐居民,必須徵得另外兩個星球的同意。
因為渾侗星球環境較為惡劣,所以,渾侗星球對於返回地球表現得最積極。
在渾侗星球的反覆請求下,三方組成的星球返地聯合工作組終於成立。
聯合工作組進行了聯合考察,測量了陸地面積,並對陸地進行了權屬分配,三方再次簽訂了劃界協定。
然而,由於路途遙遠,協議簽訂後的200年後,渾侗星球的第一批居民才到達了地球。
令人吃驚的是,原來已確權的陸地面貌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前所有的遷移預案和生存策略全都變得不切實際。
之前標定的陸地大部消失,新的陸地島狀湧現,島上嚴重缺乏淡水,渾侗移民一時不知所措,面臨無處棲身的窘境。
渾侗移民帶來的植物種子和馴化的動物也沒有足夠的陸地可供種植或放養。
原來,在渾侗人遷徙的路途中,地幔的對流效應一直在持續,板塊運動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新生成的陸地一直在漂移,大陸的地質條件,包括形狀和麵積也一直在變遷。
來自渾侗星球的十幾萬名居民,要麼選擇返回渾侗星球,要麼選擇生活在地球的水世界裡,他們陷入了兩難。
千辛萬苦來到地球的渾侗居民經過集體表決,毅然選擇留在地球生活,歸屬渾侗人的陸地僅存幾個不大的孤島。
倔強的渾侗人,並沒有退卻,他們利用孤島,構建水面村落,修建水上生活設施。
可是,長期在渾侗星球生活的居民們,嚴重缺乏水上生活經驗,很多人甚至都不會游泳,在風浪、潮溼、高鹽分等嚴苛的生存條件下,尤其在各種海洋真菌、細菌、病毒的聯合攻擊下,他們很快就敗下陣來。
渾侗人的生存能力和免疫力完全無法適應,首批前來的十幾萬名居民,在堅持了幾十年後,最終完全滅絕了,甚至沒有返回渾侗星球的機會。
至此,第一次的地球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