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第1/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要存在政治衝突,只要武裝部隊負有解決這類衝突的使命,任何一國都離不開一個偵查潛在敵人的意圖及能力的機構。民主國家的議會和政府充其量只能爭取確保諜報機構嚴守事先為它們規定好的職責,不得捲入其他活動。然而暗中的較量會繼續下去。無論誰勝誰負,這種較量絕不是什麼遊戲。它發生在現實世界當中。有人會為此坐牢,有人身敗名裂,甚至有人為此喪生。而他們搞到的情報並無法決定一國的政治走向,充其量也許只能施加些許影響。無疑,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幹了一輩子謀報工作後,我不禁思忖,這一代價是否值當?
杜塞道夫法庭結束對我的審判時,我講了下面的一段話:&ldo;一個年愈70的老人自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一生的功過。審判期間,&l;叛國罪&r;一詞不絕於耳。我捫心自問,是否真的背叛了我一生遵循的做人準則。我的家人、朋友和我崇敬的人無比珍惜這些原則。今天我認識到,我們過去頻頻失誤,犯了許多性質嚴重的錯誤,而且往往是已鑄成大錯時才恍然大悟。但我仍然信奉當年我們滿腔熱情去改變世界時懷有的理想和價值觀。&rdo;
透過講述我的一生,我希望清楚地向世人說明,我從未背叛我的理想,因此也沒有虛度一生的感覺。無論我還是我的朋友們做出的決定有時多麼有爭議,無論我們給自己或是別人帶來的傷害有多麼大,我們這一代人並非一生碌碌無為。
回顧青少年時代在蘇聯度過的日子,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俾大林的罪行,也不是蘇聯與納粹德國簽署的條約,而是戰爭年代的生活情景。對成百上千萬的人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事件。謝天謝地,這場大戰終於埋葬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凡是反對過希特勒政權的人有誰會認為自己是德國的叛徒?我自己和親人為這場鬥爭做出的貢獻雖然微不足道,但仍令我感到驕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致力於揭露納粹暴政的根源,它對人類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西德上層內隱藏的前納粹分子。對這一切,我同樣感到自豪。希特勒陰魂不散是我同意加入諜報機構的原因之一。這不是叛國。
姑且不提這段反法西斯的歷史,以及我們對它懷有的憂慮,我仍然有理由感到驕傲。歐洲現狀得以維持也有我的一份功勞。這種現狀也許有時劍拔弩張或冷若冰霜,但它最終避免了一場難以想像、卻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核大戰。
不過我的驕傲是打了折扣的。儘管我覺得有必要呼籲人們客觀地評價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歷史,儘管我更願意強調它誕生在反法西斯烽火之中這一事實,我決不會對它過去的陰暗面熟視無睹。我深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歷史上有大量汙點,包括對本國人民的鎮壓和迫害,也同樣清楚地認識到我對此應負的責任。我是這一制度的一部分。假如人們把我當成國家元首加以攻擊譴責(實際上他們常常也是這樣乾的),好像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境內一切都是我說了算,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經歷了1989年的巨變之後,我反覆思考,為什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下場如此之慘?是不是我沉默的時間太久,沒有及時挺身而出,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緘口不語不是因為缺乏勇氣,而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幾十年的歷史證明,抗議根本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激烈的抗議只會招致更嚴厲的鎮壓,思想自由反而受到更大的壓制。這種情形我見得多了。在一個統治者整日惶惶不安,無法做出理智決定的國家,任何人公開表達自己的見解只會受到壓制。我感覺,悄悄在下面做工作到頭來會更有效。我這種看法是否錯了?很有可能。可惜時間無法倒流,讓我另擇一條路。我常常想起1944年父親寫給弟弟的一封信。父親在信中告訴弟弟,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自己的獨立見解。我現在還要補充一點:必要的時候,一個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