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第2/2頁)
[德國]馬庫斯·沃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歐洲大部分主要城市的飛彈威脅。此時北約規定的期限已過,東西德一片愁雲慘霧。一些評論員把當時的形勢比做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夜。在戰爭烏雲密佈的情形下,一步不慎就有可能導致戰爭的爆發。保守派人士把這種看法斥為左派的危言聳聽。但我知道,施密特會晤昂納克的特使時,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人們對可能發生一場核對抗憂心忡忡。施密特私下會見昂納克的經濟顧問、在兩德事務中經常扮演中間人的米塔格時抱怨說,華盛頓正在給西德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ldo;局勢正在失去控制。我們必須經常保持聯絡。&rdo;施密特還告訴米塔格,恐慌會急劇升級。但昂納克應該知道,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可以信賴的。&ldo;西德一方決不會胡來,&rdo;他最後說。換言之,兩個超級大國玩這場戰爭遊戲時,我們德國人應該彼此對話,保持頭腦冷靜。
安德羅波夫認為,美國人正竭力想佔有對蘇聯的核優勢。他提到卡特總統、他的顧問布熱津斯基以及五角大樓人士曾聲稱,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對蘇聯發動第一次核打擊。&ldo;現在不是我們示弱的時候,&rdo;他說。安德羅波夫還對蘇軍同阿富汗的穆斯林原教旨主義叛亂分子作戰時傷亡日益增大感到不安。我試探地問他今後在阿富汗問題上有何打算。他只肯說:&ldo;現在已經沒有退路。&rdo;
安德羅波夫罵得最狠的要數施密特總理。施密特已同意接受北約的雙軌戰略:一面談判,一面計劃在西德部署核飛彈。&ldo;這個人是個兩面派,&rdo;他抱怨說。&ldo;實際上他是站在美國人一邊的。跟這號人不應有任何高層接觸。&rdo;我猜想他是指昂納克與施密特之間的私下往來。剛才他同米爾克私下交談時一定涉及到這個問題。這種接觸經常背著蘇聯人,為此他們一直很惱火。莫斯科對東方政策帶來的東西德關係的鬆動滿腹狐疑,想牢牢控制東西德關係改善的步伐。安德羅波夫和外長葛羅米柯尤其處心積慮地想阻止昂納克訪問波恩。國際風雲越是險惡,昂納克和施密特越是努力改善他們的個人關係。兩人透過一條電話專線保持聯絡。與此同時,西德陸續不斷地用金錢換回一批又一批東德犯人的自由。這種交易成了最能反映兩德關係狀況的一面鏡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