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條老街。在姑姑居住的屋子旁,有一片一片的桔樹林,這是其他地方見不到的。
南豐是一個盛產蜜桔的地方,綿亙九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都能看到桔樹。南豐蜜桔色澤金黃、無核多汁、細嫩無渣,有著一種特殊的甜味和濃郁的芳香。古人曾評價說,食之為蜜,掰之香氣盈室。每年桔子熟了之後,南豐姑姑就會寄過來一些蜜桔,我們全家以能嚐到從南豐寄來的正宗的蜜桔而高興,這也是我幼年時的一件樂事。
第二次去南豐是1985年7月,我參加省電臺通聯部組織的聽眾調查組,一行五人來到南豐,南豐縣委宣傳部接待了我們。晚宴上有兩道菜令人難忘,一個是三杯雞,一個是魚丸。晚宴後,我信步來到姑姑家。姑姑老了許多,已經和結婚了的兒子一起住。家庭中的瑣事和矛盾成了她主要話題。
高高的桔都大廈已經立起來了,城區街道也比以前寬闊了,只是姑姑家旁一大片一大片的桔樹林,已經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參差不齊的樓房。讀書巖是南豐著名的風景點,相傳北宋文學家曾鞏少年時曾在這裡刻苦攻讀,曾鞏的文章流暢樸實,擅於說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故去後葬於故鄉,南豐有曾鞏墓。可惜這次在南豐只住了一個晚上,沒有時間去遊覽讀書巖,祭拜曾鞏墓。
南豐地處閩越之交,是贛東比較偏僻的小縣,古老的民俗得以流傳。儺舞,又叫“跳大儺”、“鬼戲”,這一被人們稱為民間文化活化石的活動,在南豐流傳千年,至今不衰。這種儺舞起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是古代驅鬼逐疫,求福滅災的一種祭祀活動,以後又增加了戲劇舞蹈性表演的娛樂成份。據說每年從正月初一起,十天左右,南豐縣都有儺舞班在城鄉流動,搭臺演出。演出時,鑼鼓齊鳴,加上嗩吶、竹笛、二胡一起鬧騰,熱鬧非凡。演員們身穿綵衣,頭扎布巾,戴著各式面具,翩翩起舞。可惜這種傳統的南豐儺舞表演,在我幼年的記憶裡沒有印象,從我能夠記事起,就離開了南豐。唯一能夠記起的,是我們家遷到南昌後,有一年的某一天,我忽然從家裡的某個角落裡翻出了好幾個紙做的儺面具,有孫悟空、豬八戒等神話人物,我把它們戴在臉上,到鄰居家串門,引起鄰家孩子們的羨慕,都爭著想戴一戴這些面具。當時,南昌城裡沒有這樣的面具賣,這些面具一定是從南豐帶過來的。
我兩次到南豐都只是在縣城裡走了走,對於南豐的印象只能是浮光掠影。南豐是一個值得留戀的地方,有一篇《南豐賦》這樣讚美南豐:
武夷橫臥,雩山舒臂;軍峰山氣勢磅礴恰似屏障,南臺寺居山臨水塔寺雙輝;讀書巖月白風清景色如畫,蜜桔園春華秋實疊彩溢香;車摩嶺天然浴場翠羽流金,洽港溪紫霄漂流宛如仙境;盱江拖藍碧水相蕩成漣漪,潭湖水庫秀色可餐甲江南;南豐三奇,綠色、儺舞、豆腐皮;桔都三子,桔子、爐子、俏女子。無處風光不迷人,一草一木令人醉。
賦中提到的軍峰山、車摩嶺、恰港溪、潭湖水庫、南臺寺等景區,就像是散落在南豐縣境內的一串珍珠,令我神往;又像是待字閨中的一群農家少女,令我痴迷。 。 想看書來
夏天
夏天對於少年的我是一段最快樂的時光。學校已經放假了,可以整天都在外面玩了。
繩金塔下養濟院背這一帶是橫七豎八的平房,而郵電宿舍那邊是三、四層高排列整齊的樓房。兩地之間,有大片大片的菜地,有一口挨著一口的池塘。池塘裡養著魚,偶爾還能發現有水蛇在水面流動。池塘邊長滿了野生的灌木雜草,開著不知名的小黃花,蝴蝶蜻蜓在花間草上飛舞。池塘旁有垂柳,知了在樹上叫著,此起彼伏,一陣高一陣低。偶爾聽到“撲通”一聲響,那是躲在草叢中的青蛙躍進了水塘。這塊田園之地是我們夏天裡的樂園。我們會在花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