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歌202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都,一個擁有兩億七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是大夏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大夏國九州七十二郡六百三十二縣的最高統帥機構所在地。
一個可以容納兩億七千萬人口的城市,規模當然也小不了。事實正是這樣,夏都的行政區域,東西跨越七千三百六十里,南北跨越兩千九百二十里,除了位於中央的皇城和拱衛皇城的一座主城、兩座衛城外,還有附郭的郡城三個,附郭的縣城二十四個,面積佔了大夏國九州中一個州的三分之一。
大夏國的九個州,夏都所在地夏州,位於整個大夏國的最南面,下轄的八個郡,在大夏國的邊境一字排開,將北方的八個州與大楚國徹底隔開。
夏州的州治,也設在拱衛皇城的主城裡,這樣,這座主城裡就同時擁有了一個用於大夏國皇帝居住和辦公的皇城;包括尚書省、中書省及門下省在內的若干中央機構;一個州府衙門、一個郡府衙門和四個縣府衙門。
如果把縣治下轄的裡(區政府)、坊(街道辦)、弄(居委會)算到一起,整個大夏國從上到下的行政機構,在這座住城裡都同時存在,這也真正體現出一國之都的真實狀態。
大夏國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一部分延續漢魏三國的政治體系,還有一部分是兩千年來逐漸形成的新的政治架構。但最高領導層的主要架構,還是由地方豪強、修真世家或官宦世家中修行道行高深者組成。
皇帝司馬威來自魏晉時期的司馬家族,在這個地球統一了大陸北方,建立了大夏國。立國初期,政治體制延用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作為選拔各級官員的主要手段。
但是,擔任審查和選拔人才的“中正”一般為二品官員,大夏國二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為世族,也就是說,世家大族掌握了選拔人才的權力。因此,在人才選拔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家世,人為地忽略了對才能和品德的重視,逐漸使國家的官員架構形成了“上品無寒士、下品無世族”兩極分化的局面。
司馬威漸漸也意識到了這種政治制度的缺陷,但是,在自己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這些世家,都是自己的主要追隨者和堅強的後勤保障,在自己東征西法的過程中出人出力,為大夏國的建立流血流汗,立下過汗馬功勞,若要強行改變這種現狀,就會牽動這些家族的利益。
可任由這些人把持朝政,對國家的健康發展也極為不利,怎麼辦呢?經過反覆思考,司馬威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分權,在自己和政府高階官員之間,又增加了一個“宰相”。
宰相的職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幫助皇帝管理國家,擁有和皇帝一起制定國策的權利,但也有為皇帝出謀劃策、為皇帝處理一切“雜務”的義務。二是對下面各級官員的行政進行管理,有統屬和管理各級官員的權利,同時還要發現和監督各級官員在行政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有監察、獎勵、糾正和懲處錯誤行政的義務。
司馬威的本意,是想利用宰相的權利,慢慢對“九品中正制”帶來的弊端進行削弱,避免地方官員和朝廷官員形成對立,使自己的政令能夠暢通地從中央落實到地方。
這項舉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司馬威似乎忽略了宰相本身也是出自世家大族的現實,不但沒有改變“上品無寒士”的局面,反而讓宰相削弱了自己的權利。作為皇帝的司馬威,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然而,決策是自己制定的,馬上取消宰相這個設定,有一種扇自己耳光的嫌疑。
思來想去,司馬威又做出一個出乎眾人意料的決定,你不是和我分權嗎?好,那我就什麼也不管了,我閉關修煉去,等著哪一天你出個錯,我再出來收拾你,這就不是我的錯了吧?
出乎司馬威意料的是,左相王煜之和右相謝傅,在自己閉關的三百年中,不但沒有出現行政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