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雍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詩曰:塞外寒風起,萬物皆凋零。唯有狐兔屬,逆向冒風行。
狂雪亂如煙,枯草當風迎。朔盡天地冷,嗚咽鬼神驚。
遊俠不懼怯,壯志油然興。劍光風霜冷,按轡恐馬驚。
不惜身與命,唯戀女兒情。悠遊寰宇內,持刃斬奸卿。
除罷隨風去,不留功與名。若入名利場,哪得一身輕。
上面的這首詩便是在下的拙作了,意中只是想著要寫點關外的江湖事,至於裡面提及的遊俠,不過是本人的臆想罷了。
甫一說到俠客,不論男女老幼,必能說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來。有得人對古代歷史較為熟悉,必能講出荊軻刺秦,要離刺慶忌,信陵君竊符救趙等大眾皆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來。而有些人則對近代歷史更感興趣,便會脫口講出神鞭傻二痛擊日本武士,醉鬼張三大戰洋鬼子,俠盜李三兒為馮玉祥籌措軍餉,大刀王五抗擊八國聯軍等膾炙人口的近代人物故事來。至於方才所提到的這些人物字號,先不論其名聲大小,至少從其做派而言,皆有資格被呼為俠客了,其不畏強權,主持正義,在關鍵時刻能捨身取義,這些都是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推崇備至的優秀品格。
然而咱們還需話歸正題,本書中所講的並非中原的故事,而是荒僻苦寒的東北大地、化外之邦,那裡自古便缺少中原文明的薰陶與教化,卻也誕生出許許多多的江湖人和江湖事兒,即便與京津地區一較高下,也未必就輸了。
所謂關外,通常所指就是山海關外的東北大地了,這裡一向由滿、回、蒙、朝鮮等民族雜居,直到了近代,滿族逐漸興起,雜糅了漢、蒙等族裔的人口,建立起強大的八旗軍,橫掃關東平原,建立起了滿清王朝。起初其都城定於盛京,便是今天的瀋陽,而後清兵入關,一統中原大地,盛京便改為奉天,取的是“奉天承運”之意,並開衙設府以加強對各族的統一管理。
別看在元代之前,瀋陽不過是一座小小的土城,僅能起到類似於邊界哨卡的微薄作用,但其坐鎮於火龍脈一隅的龍蟠虎踞之相卻得到了元、明兩朝的重視,將之著意擴建,漸漸成為交通暢達,道路縱橫的一方重地了。比及到了清代,因其可以拱衛四方州縣,兼能護衛各路商旅往來,朝廷便對其進一步擴充套件,使其一舉成為政、軍、商三界齊聚的寶地了。
這裡是大清國龍興之地,自古以來便民風彪悍,又因八旗軍中有多員將領皆出於左近,於是在朝廷中便有了“將窩”的戲稱。可無論是怎樣的寶地,縱然有天祥護持,黃恩拱佑,也奈何不得歷史長河中的斗轉星移。到了清末,這裡雖仍是一方重地,卻已然盜匪風起,民不聊生了。朝廷為了抵禦羅剎擾邊,敕令關內漢人遷居關外,可以尋地自耕,如此一來便使得關外的原住民生計更加艱難。於是乎原本平靜富饒的關東大地到處是滿漢雜糅,魚龍混淆,各民族間的摩擦時有發生,至於因爭地而引發的群鬥與械鬥事件就更是屢見不鮮了。官府見地面兒不太平,便四方抽兵,劃地管轄,儘管用盡了狠辣的手段,頒佈了嚴苛的法令,可就是沒法兒將亂民統統彈壓住。其實這也怪不得老百姓,古代的官兒皆高高在上,哪管下頭的疾苦,分出去的地也有厚、薄、生、熟之分,老百姓為了混口飯吃,上頭既然不公,他們就只能憑拳頭自行裁度了。
對於那個時候的社會情勢,咱們在這裡就不必細表了,想必您也一定有所耳聞,總之整個大清國已經日薄西山,大廈將傾前的混亂不論在關內還是關外,也差不多了。然而老話兒說的好,“亂世出英雄”,既然天下沒有了公正與信義,沒有了秩序與法令,那便要輪到江湖豪客來替天行道了。
話說在奉天城大西門兒外,有那麼一片場子,老奉天人都叫它作“掉頭園”,其實就是出大差砍頭的去處。場子的周圍一貫是荒涼以極的,就連樹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