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笑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伐東突厥。發向冀東軍區的命令卻是兩份,一份交與朱憲,命朱憲集結軍隊,隨時準備出兵支援北平軍區;另一份命令則被秘密傳到了冀東軍區統領副將軍魏雲光手上,要求魏雲光嚴密監視朱憲動向,並與朱憲做一定程度的接觸,深入瞭解朱憲,以推斷其對冀州起兵抗唐的反應。
遠在長安的李世民時刻留意著冀州的動靜。在李世民的心目中,他從沒有把冀州當成過大唐的一部分,因為他知道四弟李元霸是不會甘心被自己清除的,他當初盤踞冀州的目的就是為了在自己、或是建成登基之後憑藉自保,甚至對抗朝廷,因此……冀州遲早要反!
不過,李世民卻也不太擔心。根據與冀州接壤的駐軍傳回的情報,冀州四軍區此時只加強了邊界的防禦,雖然其間有部隊集結的跡象,但是李世民堅信,以李元霸手中不到十萬的精銳,再有收伏的各地夏國殘餘十萬,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萬兵馬,這些兵馬守冀州都嫌不夠,更別說進攻了!因此,冀州雖然遲早要反,但是隻要李世民不動手逼迫它,它是絕對不會反的,也就是說此時的主動權在李世民手中。
冀州北平軍區羅藝的五萬軍隊,李世民並沒有將其視作李元霸一方……羅藝當初降的是大唐,而且李元霸直到此時也沒能實際控制北平軍區,該處的軍、政權還是牢牢掌握在羅藝手中!李世民有一個計劃,他打算與羅藝接觸,讓羅藝真正歸附大唐,使其成為大唐卡住冀州咽喉的一隻手。只要有這隻手在,冀州就永遠不可能發展壯大,而李世民也就可以將冀州留到最後來對付,繼而從容不迫地解決好當前之急‐‐‐‐東突厥。
&ldo;讓誰去招納羅藝呢?&rdo;此時李世民剛剛登基,手下得力臣子俱都在為穩定局勢忙碌著,在急切之間竟然找不到前往北平的合適人選。煩憂之時,已是中書令的房玄齡前來請示對李建成一黨中幾位大臣的處置方案。就在此時,李世民想到了前往北平的一個人選‐‐‐‐原太子洗馬魏徵!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