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活狂暴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哥哥,爺爺說你人好,可以找你幫忙。”
小胖子緊緊跟在趙休身旁,眼中滿是信任。
這孩子看起來不過十三四歲,智力水平卻很低下。
這爺孫倆曾在漁市火車站與趙休有過一面之緣,那時趙休只當他們是迷路的旅人,可眼下的情形顯然沒那麼簡單。
他能認出來換了臉的趙休就足夠特別了。
“糖寶,你爺爺不見了,對不對呀?”
糖寶就是這小胖子的名字。他的智力水平僅相當於五六歲的孩童,能做到簡單交流已經十分難得。
在趙休看來一個唐氏兒不僅能夠自己行動、進食,還具備基本的交談邏輯,要是沒有家人精心的照顧和耐心的訓練,根本無法做到。
趙休帶著糖寶找了個地方,讓他吃了些東西,隨後仔細檢查了他身上攜帶的物品,可惜一無所獲。
他應該已經被人“搜過”了,能有趣買手上的糖葫蘆就已經是萬幸了,甚至“搜”他的人就是那個賣糖葫蘆的。
“爺爺不見了,我餓了。”
糖寶奶聲奶氣地說著,口水又噴了出來,他掏出手絹擦了擦,可有一攤粘著糖衣的口水滴在了他的胸口,擦不乾淨。
趙休輕輕點了點頭,又把他胸口的糖衣擦掉。
其實,照顧這類孩子,很多時候都不必過多交流,因為雙方能夠有效溝通的內容實在有限。
打罵和命令比交談有效率,春風孤兒院的許多護工都秉持著這種觀念,如此能減少自身精力的消耗。
幾個護工要照顧幾十個孤兒,這是必然的結果。
就像整理衣物,直接扔進洗衣機洗完,再隨意塞進櫃子就完事了,他們沒必要去做那些“多餘”的事。
但趙休在孤兒院時養成了一種習慣,他總是像哄小寶寶一樣對待這些孩子。這並非出於愛心,而是他心裡清楚,這樣做能讓旁人覺得他極具愛心。
持之以恆,說不定就會因此吸引到願意收養他的人,這無疑是個很好的加分項。
“爺爺就是爺爺,糖寶就是糖寶,哥哥就是哥哥喲。”
糖寶拿開了糖葫蘆,他任由趙休把他身上的糖衣和口水擦乾淨。
“糖寶,我不想放下你不管,但是我有事要做,我送你去一個地方可以嗎?”
說話間,趙休的目光不自覺地落在糖寶身上,他的影子鑽進了小胖子的嘴裡。
只要他輕輕一動念頭,那影子就能從糖寶的喉頭直刺大腦。
可糖寶對此毫無察覺,依舊滿心歡喜地抓著那根水蜜桃糖葫蘆,大口咬著,咬碎的糖衣時不時粘到鼻子上。
“去的地方能有爺爺嗎?”
小傢伙也不著急,從口袋裡掏出一塊粗布手絹,慢悠悠地擦掉嘴邊的口水。
趙休點點頭,然後收回了他喉嚨間的影子。
“糖寶,爺爺把自己弄丟了,你可能要等些時候才能見到他。”
在孤兒院裡,像糖寶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大多生活無法自理,智力水平也較低。
像糖寶這樣的孩子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倘若沒有外界的干預和幫助,殘障孩童的壽命往往都不會太長。
趙休曾照顧過他們,從換洗尿布、幫忙洗澡,到餵飯,每一項瑣事他都做過。
他確實是想透過這些方式來體現自身的價值,從而獲得脫離孤兒院的機會,可時間久了,照顧他們也成了一種下意識的行為。
或者說,這些智力低下的孩子,能讓趙休短暫的放下防備心。
而那些滿懷愛心前來看望的人士,在真正接觸到孤兒群體時,常常會大感意外,因為現實情況和他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在他們原本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