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茅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王姚霸病死之後,姚繼業在第二日就召開了大朝儀,公佈了姚霸的遺旨,遺旨上寫明由姚繼業於靈前繼秦王位。姚霸病重之後,便是姚繼業一直在監國,這兩年姚霸也一直在幫著姚繼業穩固朝堂,繼位一事進行的極為順暢。
繼位之後,姚繼業尊姚霸的王后和自己的母后為王太后,按朝臣們的想法,應該直接確立姚霸的諡號,但姚繼業思慮之後還是沒有答應此事,命人向朝廷發了報喪的行文。
姚霸病死的邸報到達洛京後,不可避免的引發了朝廷震動,對於姚霸的死,朝廷上下自然是一片喜氣洋洋,慶幸這個心懷不軌的惡賊終於造了天殛。
只是還沒高興太久,秦藩報喪請封諡號的行文就到了洛京,行文上還說了姚繼業已然繼了秦王之位。這又引爆了整個洛京朝堂,雪片般的奏本呈上,皆是彈劾秦藩膽大妄為,不經朝廷允許,擅自世襲王位。
雖然誰都知道秦藩的事輪不到朝廷插手,但這種大是大非的事上,誰敢馬虎,自然 要紛紛上表彈劾以表忠心,反正罵秦藩已經是朝廷的政治正確,無論什麼事,想方設法上表痛罵,總不是錯事。
但一場小朝會後,姚思還是下旨賜了姚霸一個美諡“武”,說是要彰顯姚霸在大虞立國中立下的汗馬功勞。本以為會有一場風波的秦藩繼位一事也悄無聲息的過去了,所有彈劾的奏本全部留中,朝臣們自然也明白了姚思的意思,這也讓許多不想再起波瀾的人鬆了一口氣,看著樣子,朝廷和秦藩表面上的平靜不會在這幾年打破,天下還是會有幾年的太平日子。
隨後,姚霸病逝,姚繼業繼位的訊息就隨著朝廷邸報,傳往四方。等到燕行雲在遼東接到這個訊息,已經是一個月後了,恰巧王公武這些時日也在遼陽,作為一個親歷了當年往事的老將,不可避免的被燕行雲這些年輕人問起了往事。
遼陽總督府內,燕行雲專門為王老將軍準備了一場“鴻門宴”,飯桌上除了燕行雲和王公武,只有王遠猷、張恪和範公輔作陪。酒過三巡之後,在燕行雲的眼神暗示之下,範公輔率先提起了姚霸病死一事,然後話題自然就轉向了當年太祖崩逝後,當今天子波譎雲詭的繼位一事。
王遠猷雖然是王公武的親子,但父親並不願提起往事,所以對於當年的往事,王遠猷也是萬分好奇。王公武自然知道今天這群年輕人一個勁灌自己酒為的是什麼,無奈一笑,嘆了口氣緩緩講起了往事。
王公武18歲從軍,那時太祖姚盛和燕驥還在忽必烈的手下為將,從軍第二年就趕上了蒙哥身死釣魚臺,忽必烈於洛陽被刺,天下大亂。在之後王公武在燕驥的麾下隨著太祖姚盛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天盛九年太祖第一次大封功臣時,就獲封定遠侯,是真真實實的大虞開國從龍之臣。
在王公武的訴說中,燕驥、沈熙之以及他們這一波開國的將領中大部分都是看好當時的大皇子姚霸的,因為姚霸為人豪爽,文武雙全。
當年燕驥斬殺宋使,太祖立國大虞,面對蒙古和前宋的兩面夾攻。天盛四年的時候,前宋末帝趙禥聽信奸相賈似道之言,與蒙古大汗阿里不哥相約共擊大虞。太祖親率精銳之師與阿里不哥在大同城對峙,而大皇子姚霸只帶著幾千精兵和幾萬老弱在南方抵禦宋軍。
若不是姚霸當時將手下精兵分散出擊,並且親率親兵到襄陽城下冒險挑釁,嚇住了賈似道,讓其不敢進兵,大虞說不定就被滅國了。
這等英武自然得到了一眾將領的愛戴,但也許就是因為朝中支援姚霸的勢力太大,讓太祖感到了威脅,所以姚盛一直不立太子,而且一直寵愛著當今天子姚思,並將朝中另一位大將楊濟的女兒許配了姚思。
當初太祖決意稱阿里不哥身死,蒙古內亂之際分三路北伐,燕驥和沈熙之等人都勸姚霸不要領受西路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