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建康城破 (第1/2頁)
一簾雪夜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侯景一路勢如破竹,梁武帝就近處軍州調兵,湊成八萬人馬,交付德王,囑咐說:“只要守住長江,等藩王們帶兵勤王來到,侯景必然潰敗。”
德王跪辭梁武帝,出兵迎敵,在長江江面對峙,侯景見了,收住兵鋒,邀集眾將商議。
侯景說:“德王佔住南岸,聲勢浩大,意圖為何?”
額齊納出列說:“德王,不過是蕭衍的養子,雖然蕭衍視為親子,但德王卻不敢以親子自居。假如蕭衍死了,嫡親兒孫眾多,怎麼也輪不到他當皇帝。既然他曾經請求將軍幫助登基,將軍先按兵不動,德王久懷異志,必定按捺不住。”
眾將點頭稱是,侯景傳下命令,嚴守江岸,並不出擊。
過了兩日,德王果然按捺不住,派間諜潛入,問道:“侯將軍為何不出擊?”
侯景搪塞說:“輕騎千里奔襲,糧草不繼,因此不敢過河。”
間諜回報,德王竟然把糧草裝作幾十船,以轉運為由,趁著夜色送到侯景水寨。再派間諜問道:“糧草齊備,將軍可以發兵了嗎?”
侯景心中竊喜,回答說:“替我謝過德王,明日出兵。”
間諜說:“等侯將軍出兵,德王必定倒戈而走,將軍只需隨後追擊,必然可直趨建康城下。”
侯景厚賞間諜,說道:“替我回報德王,攻破建康,即立他為帝。”
間諜回報,德王大喜,對心腹們說道:“我拉攏侯景日久,今日果然助本王成事!”眾人紛紛稱賀。
第二日,侯景出戰,德王果然率眾虛作接兵,倒戈而走,侯景佔了德王水寨,督促追擊,額齊納諫道:“我等輕騎,若追上樑國步卒,或是剿殺,會讓德王心生懷疑;或是縱放,會讓蕭衍疑心德王與將軍篡謀,建康還未攻下,德王還有用處,切不可失了內應。”
侯景聽從額齊納的勸諫,下令軍士於德王水寨休整,見寨中糧草輜重,封存完好,堆積如山,撫掌大笑說:“蕭衍派假子為將,豈能不敗?”
江岸被突破,侯景眼看就可順流直下,訊息傳入健康,朝野震盪,梁武帝召集百官,商量對策。
羊侃出班,啟奏說:“德王兵敗,輜重糧草折損無數,臣請召回建康,嚴加懲處。侯景輕騎直入,後援未至,臣請派兩千人據守採石,依馬鞍山關隘,截其後援,使其首尾不得相接;侯景既然能輕騎奔襲建康,臣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臣親自帶領一支輕騎,千里奔襲直取壽陽,令其後隊進退失據,自亂陣腳,那麼侯景的輕騎,就成了一支孤軍,必然可破。”
庾信出班,啟奏說:“德王兵敗,建康防禦力量薄弱,羊尚書還要分兵採石、再率領精銳北上,置吾皇安危於何地?”
羊侃說:“採石險隘,扼守水陸二道,自古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而那馬鞍山,乃漢高祖困死楚霸王之地,霸王雖力能扛鼎,至死都未得擊破此關隘突圍;只要堅守,兩千人足矣。臣直取壽陽,派四子留守,雖兵力不足守住建康,但只要把建康軍民糧秣遷入臺城,足以支撐至臣攻破壽陽。庾侍郎何故質疑?”
庾信說:“若遷百姓入臺城,建康自內而亂,人心惶惶之下,恐生變亂。下官斗膽相問,建康眼看守不住,羊尚書率軍出走,莫非意圖避禍而去?請吾皇明察。”
梁武帝說:“羊尚書之議,或失草率。可遷士大夫家眷入臺城,以聚朝堂人心;羊尚書收聚兵馬,保衛臺城,等勤王兵至,自可由內而出,兩面夾擊、破此胡羯。”
羊侃大驚,跪地叩頭出血,啟奏說:“萬萬不可,吾皇活官而不活民,建康將會民心盡失!如此,不但建康不可保,臺城也難保全!”
庾信見梁武帝為自己撐腰,趕緊下跪說:“自古君憂臣死,臣自幼飽讀詩書,頗知君臣之義,願討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