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做空 (第1/4頁)
他來了,快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恒生指數恢復到公共衛生事件之前的盤整期水平時,楊開迫不及待地開始計算自己的收益。
他坐在自己那間寬敞而安靜的辦公室裡,桌上堆滿了各種交易檔案和財務報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辦公桌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彷彿在訴說著這一段充滿波折的投資歷程。
楊開開啟自己精心製作的投資賬本,上面詳細記錄著每一筆投資的時間、金額、買入的股票名稱以及當時的恒生指數點位。他的手指順著一行行資料慢慢移動,腦海中不斷回憶著每一次決策時的情景。
首先,他計算起公共衛生事件期間買入的那些被嚴重低估的股票。當時市場一片恐慌,股票價格低得令人難以置信。他買入了大量某科技公司的股票,當時這家公司的股價因為疫情衝擊,從每股50元跌到了每股10元。楊開投入了500萬資金,買入了50萬股。如今,這家公司在疫情後的科技浪潮中迅速崛起,股價已經回升到每股40元。僅僅這一筆投資,就為他帶來了1500萬的收益,扣除掉一些手續費和相關稅費,淨收益也達到了1300萬左右。
接著,他看向自己在旅遊行業的投資。這部分投資在疫情期間遭受了重創,他在旅遊公司股票上投入了300萬,買入時股價為每股20元,疫情最嚴重時股價跌到了每股5元。他雖然在股價最低點時又增持了部分股票,但總體來說,這仍然是他投資組合中的一個虧損點。現在股價回升到了每股12元,算下來,這部分投資仍然虧損了120萬。
然後是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他在疫情初期就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投入了800萬買入某知名醫療公司的股票。當時股價是每股30元,隨著醫療公司在疫苗研發和醫療裝置製造方面的卓越貢獻,股價一路上漲,現在已經達到每股80元。這一筆投資為他帶來了1333萬的收益,扣除成本後淨收益達到1200萬左右。
楊開一邊計算著,一邊在本子上做著詳細的記錄。他的表情時而嚴肅,時而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些在艱難時期做出的決策,那些在市場動盪中的堅守與果斷,都在這一刻以數字的形式呈現出來。
最後,他將所有的收益和虧損進行匯總。在公共衛生事件後的這段時間裡,他的總投資為2000萬左右(包含後續增持部分),經過這一系列的操作,他的總資產達到了3480萬左右,總的淨收益達到了1480萬。
楊開坐在略顯昏暗的辦公室裡,燈光在堆滿檔案的辦公桌上投下一片微黃的光暈。他深知,這次計算收益將是對自己在恒生指數投資中的一次全面審視,畢竟,那高達十倍的槓桿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可能帶來鉅額的收益,也可能將他拖入無盡的深淵。
當初,他自己投入了200萬,再加上從銀行貸款1800萬,總共湊齊了2000萬的本金進入市場,並且動用了十倍槓桿。這意味著,他實際上控制著價值2億的投資組合,每一點恒生指數的波動,都被放大了十倍。
隨著恒生指數上漲了568點,市場一片繁榮,但楊開知道,在計算收益之前,必須先明確整個投資組合的構成和各項費用。
他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型企業上。其中,對一家知名金融集團的股票投資佔了總投資組合的40,也就是8000萬(2億x40)。在投資時,該股票的價格是每股100元,恒生指數上漲後,股價漲到了每股130元。這部分股票的收益為:(130 - 100)x(8000萬÷100) = 2400萬。
對一家房地產巨頭的股票投資佔30,即6000萬。買入時每股80元,現在漲到了每股110元,這部分的收益為:(110 - 80)x(6000萬÷80) = 2250萬。
剩下30的投資分散在其他幾隻股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