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茅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天後的十五大朝,齊王姚靖將姚曦請到朝堂,共同南面而坐,熱熱鬧鬧的給姚曦搞了一次參拜,這一次姚靖並未故意給姚曦難堪。不過朝會之後的第二天,姚曦就帶人離開了齊京濟南,看來這幾天姚靖父子著實給這位太子殿下噁心的不輕。

姚曦走時,姚靖依然沒有露面,還是世子姚福到城外相送,姚曦為此也沒有給他面子,連車駕都沒下,車隊徑直駛離,還是李宗義露面和姚福客套了兩句。

姚曦離開濟南並沒有直接返回洛陽,他到山東還有一個任務,到曲阜見一見當今的孔氏當家人,大虞欽命衍聖公孔治,還要到孔廟祭孔。

昔年靖康之變後,南宋高宗趙構在南方繼位,改元建炎。建炎二年,金兵大舉南下,濟南知州劉豫降金,當時的衍聖公孔端友率領孔氏大宗南下,其胞弟孔端操留守曲阜。

後來金人封孔端操為衍聖公,此為孔氏北宗,說來也巧,南下的孔端友無子,後來是一同南下的孔端操長子孔玠承襲的南宗衍聖公一職。

北宗傳至孔元措時,蒙古南下,孔元措被金宣宗命令隨朝任職,留族弟孔元用留守曲阜,管理孔廟。後來蒙古攻佔山東,成吉思汗封孔元用為衍聖公,一時間三位衍聖公並立。

宋寧宗嘉定十七年,宋兵收復山東一帶,遙授孔元用為通直郎,去其衍聖公封號,宋理宗寶慶元年,曲阜重又被蒙古軍攻陷,但令孔元用隨蒙古軍西征,令其子孔之全留守曲阜擔任“衍聖公”奉林廟祀事,後來孔元用隨蒙古人攻打金人益都時死於城下。

蒙古滅金後,沒有讓孔之全繼續擔任衍聖公,窩闊臺汗反而令金朝的孔元措依舊任衍聖公。蒙古蒙哥汗元年,孔元措死,因其無子,由其侄孫孔湞承繼衍聖公。

孔湞的父親孔之固早逝,祖父孔元綋是衍聖公孔元措的胞弟,孔之固的正妻任氏沒有兒子,孔湞是妾室所生,孔之固死後,任氏將孔湞母子趕出孔家,孔湞生母改嫁李家,孔湞因此改姓李。孔元措因為沒有後嗣,才把孔湞接回。

孔湞襲封衍聖公引起孔之全及其子孔治的不滿,他們聯合孔氏族人以孔湞曾改姓,非孔氏子為由上書蒙古朝廷要求廢除其衍聖公的爵位。孔之固正妻任氏,為了保住自己衍聖公母的地位,也連忙上書,極力證明孔湞確係孔家子。

這場鬧劇越鬧越大,搞得朝野沸騰,最後鬧到了以皇弟身份監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的忽必烈那裡,最終孔湞被奪爵,但孔之全等人也惡了忽必烈,因此忽必烈並未立孔之全為衍聖公,蒙古的衍聖公一職由此缺位。

蒙哥汗兵敗身死釣魚臺後,孔之全本想借機討好忽必烈,以求恢復衍聖公的爵位,誰曾想不久就傳來忽必烈遇刺的訊息,孔之全憂懼之下也一命嗚呼。

隨後太祖姚盛起兵,席捲北方,擁立南宋朝廷,孔之全之子孔治自然也就斷了念想。誰曾想峰迴路轉,沒過幾年姚盛就不堪宋廷逼迫自立為帝,孔治見此立刻親赴洛京,表示孔氏北宗願意擁立大虞,太祖十分欣喜,立刻封孔治為衍聖公,並且大大提升衍聖公的爵位品階,與三公並立,為正一品銜。

不過此事到了大虞南下,南宋歸降後,引起了不小的麻煩。孔氏南宗是大宗,南宋歸降,中原一統,按說應該由當時南宗衍聖公孔洙迴歸曲阜,繼承衍聖公的爵位,當時朝野上下不少人,尤其是在宋帝出城歸降一事上出力不小的南方士族們皆是如此想。

但孔治肯定不願意將爵位拱手讓出,於是跑到洛京上下活動,還跑到太祖面前哭訴。太祖姚盛其實也不喜孔氏南宗,因為孔洙當時並沒有勸宋帝歸降,反而力勸宋帝趙禥堅守等待援軍,或者離開臨安南下整軍一戰。

所以直至燕驥率大軍將臨安合圍,趙禥才在范家等南方大族的力勸下出城歸降。為此太祖對孔洙極為不滿,好在孔洙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