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感應篇 (第4/6頁)
滄浪一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簡單,可能是一種修仙的法門,但又不知從哪裡入手,只有那八句口訣可能是入手的根本。
師父和師兄是標準的道家修士,遵循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各自回房間休息。
張去塵回到自已房間,坐在床上反反覆覆研究了這幾句口訣,分析了可能的運用方式,又仔細把太上感應篇三百餘字細細揣摩,心裡有些領悟,但也不敢貿然運功行動。
第二天,天色未明,張去塵悄悄上到祖師洞,東方微曙,張去塵在洞口盤膝坐下,平穩呼吸,意守丹田,靜默入定。
雙手掌心陰陽相合,舌抵於廉泉之穴。
同時默詠新得的《太上感應篇》,感應篇是指導人怎樣沉思入定,收縮意識觸覺的法門。張去塵仔細揣摩細微之處,將意識集中於肌膚之表,體會《太上感應篇》的各種感覺與變化。
一刻鐘之後,按三呼一吸之法,緩緩執行,三呼吐盡胸腔濁氣,待窒息難忍之時,一吸而透。
此時,體表肌膚之上微癢,似蚊蟲爬行,似針塵微刺,又似有什麼東西滲入肌膚,這正是感應篇中提示的氣機感應。
張去塵忙按八句口訣所敘,試著慢慢以意念牽引執行,
感應到面板之表似有微物滲入,匯入經絡之中,感應到微物形成一絲熱線循脈而行,隨即劇痛傳來,脈絡如針穿劍刺,如新脈初開。
張去塵緊咬牙根,渾身汗出如漿,努力控制意念,按口訣執行,好不容易一周天執行下來,痛感盡志,渾身暖洋洋飄飄欲仙,如同穿脫一層枷鎖。
張去塵強忍著仰天長嘯的衝動,繼續運轉口訣,肌膚之上絲絲縷縷的微細之物,不絕於縷滲入,匯入經脈之中,暖熱的細流不斷壯大,奔流越發流暢,這絕對不同於《歸元心法》的內息功法,也不同於古武的經脈體系,但功行至丹田,這種熱流如熱湯澆雪般地消融十多年修練的內氣,轉變成一絲熱流!
張去塵大驚,這不是要自廢武功的節奏嗎!忙收功而起,平息心中的驚懼!好險!自己十多年苦練才剛剛進於先天,先天初期境界剛剛穩住,一旦掉落,再要修回,就曠日時久了。
張去塵默運《歸元心法》,忽覺內力中有絲古怪,抬手一掌,劈在石壁之上,“啪”的一聲輕響,石屑亂飛,石壁上留下一個淺淺的手掌印!
啊!這是什么力量,這是超越了血肉之軀的能力,不知師父能不能做到,估計三師兄的功力是辦不到,劈碎劈裂石塊不難,要留下掌印千難萬難!難道這就是終南煉氣士的煉氣功夫,這可是修仙的法門啊!
張去塵一時難已理解其中關竅,反正不是壞事就好,這種力量遠比《歸元心法》的內力要強,卻又很內斂。先練著試試看。
這三十二字的口訣肯定強過原來的《歸元心法》,即使消化了十六年的歸元內氣,不在所不惜。
張去塵打定主意,繼續坐下,運轉三十二字真言,大膽消化歸元內氣,同時吸入滲入膚表的微粒。
也不知運功幾轉,隱隱聽得三師兄呼喚,此時歸元內氣己涓滴無存,丹田中只剩下一團清氣,而且量少了十分之九。
張去塵開目遠望,一輪紅日已初升,雲蒸霞蔚,氣象萬千。
忙收功而起,鴻鈞寺鐘聲悠揚,在群山之中迴盪,三師兄鳴鐘,想必他早練已畢。
張去塵忙沿繩索而下,只感覺身體輕巧了許多,只是幾次汗出,粘糊糊的難受,忙去廚房打了桶水,洗漱乾淨,清爽許多。
三師兄去菜地摘了青菜蔥蒜回來,張去塵用冷水發了觀裡自做的掛麵,三師兄生火。
張去塵先煎了三個雞蛋,燒開水,先把掛麵煮開撈起裝碗,臥上雞蛋,再把青菜一條條撕開,燙了下水,分下三碗麵上,把蔥薑蒜爆炒,加山茶油燒開五成熱,下香葉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