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術不錯,被其他鋼琴老師選中也不意外。 彼時我與徐高嶽都彈完了,坐在角落裡隨便聊聊,這才得知他來,一是為了獎金,二是有一部分資助人的原因在裡面。 但這種級別的比賽,最後的獎項可沒那麼容易獲得。我和徐高嶽說了,他笑了笑,只告訴我會努力的。 我覺得老師們會知道一個學生是否擁有專業天賦,但往往努力和目標更重要,徐高嶽就是站在這種岔路口上的學生,看似沒什麼天賦,但他很努力,非常努力,努力到我覺得他是為了錢而這麼努力。 畢竟在物質慾望難以滿足的狀況下,很難談精神需求。 但那天徐高嶽和我說,他是為了報答一個人。 報答一個資助了他很多很多年的人。 徐高嶽說,他自小就生在小農村,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半年都不回來一趟。 徐高岳家裡很窮,沒有去過大城市,也沒有機會接觸新事物。跟普通的山裡小孩一樣,日復一日地玩,日復一日地幫家裡人幹活,日復一日地讀書,毫無新鮮樂趣可言,有的只是窮苦的壓迫感,不過他那時候那麼小,對未來的感觸肯定不深刻。 直至有一天,徐高嶽那個山區來了領導視察,說要在這裡蓋一棟學校,可以同時容納小學、初中等多個年級的學生,配備上不錯的師資,並且開啟了慈善捐助專案。 所以徐高嶽連同其他小朋友的資料被整理上傳,很快就收到了專門資助繫結的訊息。 這無疑是久旱逢甘霖。甚至那位先生親自到訪這裡,具體詢問小朋友自己需要什麼幫助。 徐高嶽那時候很小,也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資助人,很陌生,但也很激動,很開心。其實他什麼都不懂,但周圍的人都那麼說,所以他就學著大家說,我想上學。 徐高嶽當時手裡拿著鐵鍬,資助人盯著他的手,往常奶奶這樣看他時,往往是想給他東西吃。所以徐高嶽就很快把鐵鍬放下,雙手在衣服上用力搓了搓,將手掌向上攤開,手心透著紅。 也許生命的拐點從這一刻誕生了。 資助人的視線在徐高嶽的手上停留幾秒,突然對他說:“你對彈琴有興趣嗎?你的手指很長很漂亮,條件很好。” 小小的徐高嶽就問:“彈琴是什麼?” “就是把手指放在琴鍵上,”資助人攤開手臂,“這麼大的琴,你可以奏響它,它可以為你唱歌。” 歌?徐高嶽哪裡懂鋼琴曲是什麼,他只想到麥田裡勞作的阿姨們的歌聲,覺得好聽,聽著開心,他也想會。 所以徐高嶽答應了下來,他說“好”,又說“我學”,一學就是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