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真正的氏族 (第1/2頁)
不胖的大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改天你看著給挑選一些送去,也讓皇宮沾沾這祥瑞。”
“這是自然,諸位嬸孃稍後,我先把魚放下去。”
“我們也一起幫忙吧,這魚兒看著可真漂亮。”
見諸位嬸孃都有些躍躍欲試,他也不拒絕。
這種心情他能體會,摸魚捉蝦,逗雞遛狗,容易上癮吶。
過溫過水消毒,一套流程下來,一條條魚兒被這些興致勃勃的嬸孃們,親手捧著放入池塘。
加上瑤姬帶過來的侍女,他愣是沒有下手的地方。
索性幫忙提桶了,誰讓這裡只有他一個男子。
看著魚群在水中歡快地遊弋,形成一幅壯觀的景象,皇后殿下不禁發出一聲讚歎:“這魚群遊起來,竟如此壯觀!”
韋貴妃也附和道:“正可謂:閒坐池邊觀錦鯉,靜品香茗賞春光。以後我們可要多來這邊坐坐了。”
另一位嬸孃點頭微笑:“韋貴妃說的是,閒觀魚影穿梭處,靜享時光歲月柔。這可是難得的享受!”
“那等會我們便在此擺上茶點、觀錦鯉戲水,品香茗意趣。”
“皇后殿下所言甚是,夜兒也別走了,一起在此處喝茶,嬸孃早聞夜兒才華出眾,今日可要不吝賜教。”
韋貴妃目光灼灼,她見識了王府的一切,方知自己以前的日子竟如此平淡,此刻對這小侄子可是充滿了好奇。
對幾位嬸孃打趣的話他可不會當真,閒得蛋疼陪一群老孃們吟詩作對。
“諸位嬸孃皆是門閥高第出身,論才學,侄兒就不獻醜了。”
這話他可不是恭維什麼,就拿剛開口說話的韋嬸孃,那才是大唐真正的門閥世家。
長安城有諺語流傳:“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韋氏便是韋貴人的家族,韋關隴士族之首。而杜氏,除了熟知的杜如晦,貞觀二年,尚書右僕射是杜淹,十月病死了。
如果說五姓七望是武則天時期靠著科舉慢慢崛起,那韋氏就是從初唐開始,門蔭加科舉雙頭並進。
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比之博陵崔氏這個五姓七望的頭牌,出過的宰相還要多。
韋嬸孃可是以喪夫、二嫁的李二陛下,居四夫人之首位,可見其家族勢力。
她是與一位堂妹(韋昭容),在武德四年以良家被招入的秦王府。
“夜兒還謙遜起來了。”韋貴妃眉眼含笑,輕啟朱唇,帶著幾分打趣的意味道:“是不是不願陪我們這些嬸孃?”
他連忙拱手,言辭懇切地回應:“嬸孃說笑了。侄兒可是句句肺腑之言。”
韋貴妃眼眸一轉,嘴角勾起一抹狡黠:“我明白了,等改天我多邀請一些權貴婦人,讓她們把自家尚未出閣的女子都帶來,這夜兒總願意一展才學了吧。”
此話一出,不少嬸孃們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她們大多出身世家大族,心思不自覺地便飄到了家族中的後輩身上。
家族的興衰榮辱,若能借此機會與這頗為神秘的侄兒交好,對家族而言或許是一樁美事。
唯有長孫皇后神態自若,眉眼間透著從容與淡定。
長樂公主已在這王府居住了半年有餘,她對侄兒的為人和行事風格頗為了解,故而並不像其他嬸孃那般心思浮動。
王夜心中暗自思忖,來的人越多越好,只要她們不心疼錢財。
至於那些未出閣的閨閣女子,若是能將她們招攬到王莊求學,那便再好不過了。
在他看來,要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從年輕一輩入手,進行思想教育,無疑是更為有效的途徑。
想到此處,他嘴角上揚,笑眯眯地說道:“嬸孃要如此說,我可是不會拒絕的。”
“哈~” 韋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