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社會,聽話的人,有很多很多。擁有獨立思考深度的人,少之又少。
這也是為什麼,社會永遠是少數人的社會,財富只能是少數人的財富,歷史也僅僅是少數人的歷史。烏泱泱的人口,一代又一代,不過是在其中篩選出每個階段適合出現的人物。
歷史的規律,就是如此。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就,沒有無緣無故的名垂青史。
老百姓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高有低,沒有對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牢籠裡打轉,不是地域的牢籠,而是認知的牢籠。
你有什麼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認識。你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遇到什麼樣的人,你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環境很重要,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也可以塑造一個人。
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想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的,而是在不斷接觸過程中,清晰自己的方向,清晰自己能力的邊界,知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
今秋的世界觀,漸漸清晰。從這一件小事上,原來如果深究,也是可以找到真理存在的。
只不過我們經歷了那麼多小事兒,從未認真看待每一件小事。或者說,重要的小事情上,從未花些心思挖掘出真正的東西。
自此,今秋放慢了腳步,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全身心投入。於是,事情雖然減少了,但是每件事情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一件有一件的進步,一件有一件的喜悅,一件有一件的所得。
原來,不是我們經歷的事情越多,成長就越快;而是我們經歷的事情和人必須減少,越少越是精煉,越是深刻得到。
可惜,年少時不懂這些,懂得這些時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認識不到的一點,白白浪費了太多時間,在不值得的人和事情上。
意識到這一點,是多麼痛的領悟,也是遲到的領悟。所幸,還是領悟到了這一點。自此,今秋對待時間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顯得特別的珍惜。
從她的態度上,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有了發自內心的主動性。狀態也和之前很不一樣了,尤其是精神面貌,上升了幾個水平。
具體的建築與建築之間,也是有著歧視圈兒的。這個每個行業都有著類似的現象。
再往下深探一點,就是那些擁有這些資產的背後的金主。可能擁有幾間,可能擁有一層,可能擁有幾層,可能擁有物業產權……無不是在彰顯著地位,財富和身份的地位。
世世代代,歷朝歷代,均如此。無論哪個階層,不過所謂的上等階層表現的更加明顯,底層人們雖然現實,相對比來說更加註重道德層面一點。不過,無論哪個階層,都有一定機率的敗類。
這不是階層所能夠過濾掉的,也不是人為都能夠防範掉的。誠如《西遊記》整部都在上演的妖怪情節,唐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每個階段都會遇到壞人惡人,這是每個階段不能避免的。跟善良與正義無關,跟正能量與能力無關。
惡人自有天造,惡人也自有天收。
看清了這一點,也就對平常那些看不慣的事情放下了,無論到哪個環境,都會遇到好人和壞人,都會遇到好事與壞事。不因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收斂,不過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所謂的高階環境,人們更加現實與自私,更加絕情,更加薄涼,更加不講情面。因為約定俗成的規律,高階不在乎臉面,更加在乎實質上的東西,比如金錢,比如實力,比如地位。
所謂的低端環境,人們更加市井與計較,更加糾纏,更加低俗,更加口無遮攔。因為約定俗成的規律,低端更在乎臉面,更加在乎表面上的東西,比如穿著,比如孩子,比如朋友。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