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派都擁有了不少的成果,儒家出現了天人感應學說的雛形,法家在韓非的率領下是更進一步,徹底拋棄了王權,開始走向了法制道路,墨家則是搞出了更多新奇古怪的東西,就連醫家,都開始主動的研究疾病,開闢醫學領域的發展雜家馬服學派如今的代表人,喚作張良。
這位也不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學者,據說,他是以前的韓國相張平的兒子,他在齊地修書,以自己的想法重新注釋了《馬服書》,結果,他被抓進去了,因為私人注釋馬服書並且傳播是重罪,這是秦國律法裡所明確規定的。可是,當韓非看到了這本被重新注釋的馬服書後,頓時驚為天人,即刻將這位從牢獄裡帶到了鹹陽。
韓非看著面前的年輕人,實在不明白,他對老師為什麼研究的如此透徹,甚至有些地方比自己還要清晰,韓非將老師的手稿送給了這位年輕人,韓非認為,能繼承老師衣缽的人,只有面前這位年輕人。儘管他都沒有見過自己的老師,張良在得到這些手稿後,繼續鑽研,隨即,又有人找上門來,卻是大臣趙高,令人將一部趙括與呂不韋的言談經過送給了張良。
張良就安心的鑽研,他當初得到了黃石公留下的與武成侯論,從而開始研究其中的道理,研究了很多年,張良完成了對馬服書的注釋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如此著迷,越是研究,他就越是敬佩武成侯,他不只一次的抱著馬服書痛哭,直呼「沒有人明白啊!」,有人說,他是因為沒有能當面見到武成侯而哭泣,有人說,他是因為感慨君侯的賢德而哭泣。
張良就這樣開始了鑽研,越是鑽研,他的學問就越是高,從趙括留下來的那些書籍裡,張良找到了無數東西,包括軍事,政治,文學,天文,地理他一一學習,不敢說完全繼承了武成侯,卻已經是走到了雜家馬夫學派的頂峰,成為了新一代的學術大牛,始皇帝召見他,跟他言語的時候,據說始皇帝都被嚇了一跳。
始皇帝私下裡對韓非說,「從沒見過言行如此相似父親的學者。」
從來沒有見過趙括一面的張良,卻成為了鑽研他最為深刻的人,趙括當初留下的書籍裡,有很多來自兩千年的經驗,包括各個方面,這些東西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有才華的人是學不來的,只有很少數的人,才能看懂學會。張良無疑就是這樣,他越是研究,發現的東西就越是多,有些時候,他感覺武成侯似乎就坐在自己面前,緩緩為自己講解。
張良因此成為了雜家的頂樑柱,這些年來,雜家可以將手伸進百家的口袋,甚至可以將他們的學說吸收總結,在基礎上發揚光大,都離不開張良的努力。
就在此時,有一位喚作徐福的方士,上書始皇帝始皇帝本來是沒有在意的,隨意看了一眼,這一眼,始皇帝就挪不開雙眼了,徐福在書中形容了三個聚集了聖賢的仙島,海中有三座山,喚作蓬萊、方丈、瀛洲這上頭所居住的都是仙人,這些仙人生前為人,因為生前的大功德而為仙。
徐福甚至在書裡格外清晰的描寫了仙島的情況,地理環境,就感覺他真的見過一樣,而最讓嬴政感到驚訝的是,徐福在上書裡提到,武成侯因為生前的大功德在蓬萊為仙,常常能看到他坐在龍車上,有一位暴躁的賢人駕車,身後跟隨十數個門客,身邊坐著一位素衣女仙,以黃龍為駿馬,翱翔在半空。
始皇帝看完這上書,心裡卻久久無法平靜,便令人將這位方士叫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