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舜覓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植物,金黃的果實沉甸甸的因壓彎而垂下。走近後,就聞到了葉香和果實的香味。神農氏摘下幾粒果實放進嘴裡,咀嚼了幾下,頓覺滿嘴芬香,吐掉外殼,又咀嚼了一會,頓時口舌生津,不由自主的嚥了下去。不由得又摘了些吃了,竟然有一種飽腹感,體力也充沛了。憑神農氏多年的經驗,此種植物如推而廣之,必可惠澤蒼生。這時,一隻鳥兒也來覓食,吃過後還“搗谷搗谷”的叫,於是,神農氏就將此種植物命名為稻穀,並就地觀察稻穀生長和培育之法。然後在蒼梧之地廣教民眾種植稻穀,
種植過程中,神農氏發現,無論是谷種發芽、生根、發苗、長葉、抽穗,還是成谷、剝殼搗米、煮飯,全程芬香。煮出的米飯,醇香撲鼻,柔韌軟綿,有嚼勁,入口絲滑。
因果實去殼後,細長苗條,晶瑩透亮,絲光亮滑。為了感恩神農氏,蒼梧人民將這種稻穀稱為神農絲苗,並廣為種植。
正如前面所說,此種稻谷一定要種在有巖洞中流出的清泉水澆灌,方可保芳香四溢,否則,品質就大打折扣了。
懷素聽後,心想,此種稻谷不但米香,飯香,竟然連種植過程中,還芽香、根香、苗香、葉香、穗香、谷香、糠香,那豈不是除了口福之外,種植和加工都充滿開心和快樂。更加確定了種植神農絲苗的決心了。
是夜,兩人又在書房閒聊了一會,周亦銘就安排懷素留宿在周府。一天兩場酒,外加二幅臨摹作品,一幅即興之作,又見識了二幅當世名作,幾番折騰,懷素累並快樂著,嘴角帶著微笑沉沉睡去。
夢裡,懷素右手持毛筆,在綠天庵山泉旁,有一石臺,鋪有一張剛寫的《將進酒》,然後放下筆,拿起放在旁邊的酒葫蘆,看向下方金黃色的稻田,風一吹,芳香四溢,喝一口酒,就醉了…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