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運河 (第1/3頁)
天涼如水夢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東明一聽,哪裡按捺得住,嗓門一提,如同夏日驚雷:“什麼叫勝出許多‘而已’?手雷與炮仗,那可是天壤之別啊!”話音未落,林墨軒也加入了討論,他的聲音同樣響亮:“是啊,若是炮仗,能將那江河中的船隻炸得七零八落嗎?”
林東陽聞言,不禁啞然失笑,他擺了擺手,試圖平息這場因誤解而生的爭論:“哎,你們啊,真是言過其實了。那哪是什麼船,不過是幾個簡陋的小竹筏罷了,即便是扔上兩塊大石頭,也足以讓它們東倒西歪了?”言畢,他再次舉起筷子,示意眾人繼續用餐,而這場關於手雷的討論,也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漸漸落下了帷幕。
林東陽的心中,如同那平靜湖面下的暗流,雖表面波瀾不驚,實則思緒萬千。他深知,自己手中的手雷,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未知的土地上,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存在。
但正如他所說,手雷這樣的東西,並非他首創,其原理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痕跡,只是未曾廣泛流傳至民間,更未曾被簡化至如此便攜的程度。正因如此,林東陽才敢放手一搏,將這份力量握於掌心,用以守護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對於旁人的疑慮與驚歎,林東陽只是淡然一笑,他並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因為他心中有著更為堅定的信念。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船隻緩緩駛入了大運河的懷抱,這條見證了無數繁華與滄桑的水道,如今雖已不復當年漕運盛世的輝煌,但那份歷史的厚重感,卻依然讓人心生敬畏。
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道路網路的不斷完善,陸運以其高效、安全的特點,逐漸取代了水運在長途運輸中的主導地位。
然而,在古代,水運卻是連線南北、溝通東西的重要紐帶,尤其是大運河的開通,更是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與文化的交流。那些巨大的船隻,如同移動的城堡,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穿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當王二公子的船隊駛入大運河時,他們原本的自豪感不禁被削弱了幾分。在這片繁忙的水域中,他們的船隊顯得不再那麼顯眼,甚至只能算作是普通的一員。大型船隻往來穿梭,帆影點點,桅杆如林,構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王二公子等人望著這一幕,心中既有震撼,也有幾分感慨。
林東陽終於明白,為何古人常說“運河千里,文化長廊”,這條水道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勇氣。
林東陽站在船頭,望著這片繁忙而又充滿生機的大運河,林東陽的思緒如同大運河上悠悠行駛的船隻,穿越時空,追溯著這條古老水道的輝煌歷史。他的目光穿越眼前的繁華,彷彿看到了公元前五世紀那個動盪而又充滿智慧的春秋時期。
那時的吳王夫差,為了軍事與經濟的雙重需要,毅然決然地揮動鐵鍬,開鑿了連線長江與淮河的運河,這便是大運河的雛形。這一壯舉,不僅為吳國的軍事行動提供了便利,更為後世留下了無盡的財富與傳奇。
自那時起,大運河便如同一條生命的紐帶,串聯起了中國的南北大地。歷代王朝,無論是強盛如漢唐,還是動盪如五代十國,都未曾忽視這條水道的重要性。他們不斷地擴建、修繕,使之逐漸成為了連線中國南北的重要交通幹線,其影響力之深遠,遠遠超出了最初的軍事與運輸需求。
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運輸通道,它更像是一座流動的文化博物館,承載著中國古代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在這條水道上,南方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精美商品,與北方的糧食、皮毛、藥材等物資相互交換,促進了南北地區的物質交流,
推動了沿線城市的發展,同時也加速了中原文化向南方地區的傳播,以及南方文化的北傳。這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不僅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