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板凳、請歌舞團……
一場喜事辦下來,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而且,現在的喜事也越來越多了,什麼進新屋酒、生小孩酒、過生日酒……
只要你想得到,就有人辦。
而這些所謂的“無事酒”,也讓很多的農民朋友苦不堪言。
就拿我們村來說吧,去年一年,我就吃了大大小小几十場的酒席,隨出去的份子錢都有好幾萬。
而我的工資一個月也才幾千塊錢,除去生活開支,根本就所剩無幾。
不吃吧,又抹不開面子,畢竟都是鄉里鄉親的。
吃吧,又實在是吃不起了。
正當我思緒萬千的時候,便聽見院子裡有人在大聲地喊道:“大家莫吼,聽我說兩句,今天我吃了六家的酒了,這個酒我是吃不起了,實在吃不起了。像這個結婚嫁娶,能到場的我一定捧個人場,無事酒我一律不去。無事酒就是進新屋、生小孩、還有過生日的。大家也不要怪我啊,實在是吃不起了。”
我透過窗戶一看,只見張大炮正站在院子裡,雙手抱拳,對著滿園的客人大聲地說道。
滿園的客人一聽,頓時都愣住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張大炮。
這時,只見劉老么從屋裡走了出來,他拍了拍張大炮的肩膀說道:“大炮啊,你能來就是給我面子,你的心意我領了。你說得對,現在的‘無事酒’是太多了,大家都吃不起了。以後啊,我們也得改改這個風氣了。”
劉老么的話音剛落,便贏得了滿園客人的掌聲和叫好聲。
這時,只見一個身材瘦小、穿著樸素的中年婦女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她看著張大炮說道:“大炮啊,你說得輕巧,你不去吃‘無事酒’,那你家的‘無事酒’我們也不來吃啊,這樣總行了吧?”
眾人一看,原來是村裡的王嬸。
王嬸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下王嬸一個人獨自撫養一雙兒女。
為了供兒女讀書,王嬸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罪。
好不容易把兒女都拉扯大了,也都成家了,王嬸也鬆了一口氣。
去年,王嬸的兒子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便把王嬸接到了城裡去住。
王嬸在城裡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不適應,便又回到了村裡來。
回到村裡後,王嬸便用兒子給的錢,把家裡的老房子給翻新了一下。
房子翻新好後,王嬸便在村裡擺了幾十桌的酒席,請村裡的父老鄉親都來喝喜酒。
而張大炮呢,因為當時有事,沒有去。
為此,王嬸還對張大炮頗有微詞。
張大炮一聽王嬸的話,頓時就愣住了。
他看了看王嬸,又看了看滿園的客人,然後說道:“王嬸啊,你說得對,我家的‘無事酒’你們不來吃,那也是我活該。但是,大家想想啊,我們這樣互相吃來吃去的,有什麼意思呢?到最後,還不是把自己的腰包都給吃空了。我覺得啊,我們還是得改改這個風氣了。”
張大炮的話音剛落,便又贏得了滿園客人的掌聲和叫好聲。
這時,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穿著講究的中年男子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他是我們村的村長,叫李富貴。
李富貴看了看滿園的客人,然後大聲地說道:“大家靜一靜,聽我說兩句。我覺得大炮說得很有道理,現在的‘無事酒’確實是太多了,大家都吃不起了。為了改變這個風氣,我提議,從今天開始,我們村裡要制定一個村規民約,以後誰家要是再辦‘無事酒’,那大家就都不要去吃了,也不要去隨禮了。大家覺得這個提議怎麼樣?”
李富貴的話音剛落,便贏得了滿園客人的掌聲和叫好聲。
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