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蓋州傳》序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朵浪花都是時間的低語,每一滴水珠都映照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中華大地,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無數城市如同璀璨的星辰,鑲嵌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訴說著各自的故事,見證著華夏文明的興衰更迭。

在遼東半島的南端,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名曰蓋州。這裡山川秀美,河流蜿蜒,自古便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沃土。歲月悠悠,歷史的長河在這裡緩緩流淌,編織出一曲曲動人的史詩——《蓋州傳》千秋史韻,歷史長歌。

蓋州,一個名字中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它不僅僅是地理座標上的一個點,更是歷史與文化交織的縮影。在這部著作中,作者以筆為舟,泛舟於歷史的波濤之中,從遠古的朦朧迷霧,穿越至近現代的曙光初現,將蓋州這座城市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彷彿穿越時空,親歷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瞬間。

蓋州歷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蓋州先民就在這裡勞動、生息和繁衍。蓋州市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是商賈雲集的遼東重鎮。清代中葉,成為東北的“財貨通衢”,“名聞八閩,聲達三江”。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萬物萌生,文明曙光。”在遠古的蒼茫中,蓋州,這座尚顯稚嫩的城市,如同初升的太陽,雖未光芒萬丈,卻已孕育著無限生機。我們以“混沌初開,石器遺夢”為題,藉由神話與傳說的碎片,勾勒出蓋州最早的輪廓,那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始圖景,是文明初現時的純真與質樸。

蓋州地區歷史悠久,有人類活動歷史可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代。夏商時代,蓋州先後屬幽州、營州、青州管轄。商廢夏制,改九州為十二州,今蓋州地區屬營州。

蓋州古城,是文化薈萃之地。多年來,不斷髮現漢代遺址和墓葬,足以證明自漢代起,蓋州一直作為這一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一直沒有動搖。特別在明清時期,蓋州的歷史地位達到了巔峰。明建立之初,立即著手擴建城郭,穩固形勢,發展經濟,成為東北不多見的重要城市。

蓋州古城,“遼東郡,秦置。屬幽州……平郭,有鹽官、鐵官”(《漢書·地理志》)。漢代平郭城成為遼東郡除襄平政治中心以外的經濟中心。

蓋州有近2400多年的建城史、640多年的衛城史。由此可見,重修城垣又將土城改築作磚城,方城重鎮,雄風古威遼東。目前,是中國解放初期現存較早、殘垣儲存較完整的古代衛城之一。

本書構思精巧,章節佈局嚴謹,按照中國朝代順序,巧妙融入古詩詞之韻,為每一個歷史時期量身定製了富有詩意的小標題,既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文學之美的追求。從“夏之熾熱,禹跡初現”到“商之神秘,青銅鑄就”,從“周之禮樂,文明之光”到“秦之統一,六國歸秦”,再到“漢之雄渾,絲綢之路”,每一個章節都如同一幅幅精美的歷史畫卷,緩緩展開在讀者面前,讓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

“唐修塔,明修圈,清朝修的好寺院。先有上帝廟,後有蓋州城。三山不顯,五橋不現,一步兩井,護城河繞蓋州轉”(蓋州民謠)。

蓋州古城最初的防禦是易守難攻,史稱“控扼遼東,山海要塞”。戰爭始終貫穿著人類歷史每一個重要階段。

毫不誇張地說,蓋州古城曾是一座戰爭之城,代代駐兵,朝朝設防,周邊遺存至今多處的烽火墩臺,兔兒島墩(今蓋州市仙人島)、歸州墩(今蓋州市歸州辦事處),白狼山墩(今蓋州市)等,在我國古代傳遞軍事資訊的建築設施之一,有“有寇來犯,晝然煙,夜舉火”之說。蓋州古城牆現存百米殘垣,記錄歷史上多次發生的戰事,飽經風雨滄桑和戰火洗禮。

“公孫氏政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