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判詞不易 (第2/2頁)
飛渡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岸百姓來往出行不便,就到河南府上訪要求趕緊修橋。官府經過實地考察,答覆百姓說:現在大雨一直在下,不利於施工;如果強行修橋,就算勉強修復,等水位繼續上漲,還會把新橋沖毀,白白浪費人力物力。不如等大雨停了,水勢平緩再修也不遲。”
“誰知告示貼出後,還是有人對此表示不滿。這些人透過輿論造勢,說河南府官僚主義,漠視民情。一時間群情激憤,輿情來勢洶洶。”
他將白樂天的看法蒙上,自己思索了一會兒。橋肯定是要修的,畢竟事關民生問題。但何時修、怎麼修,他卻是怎麼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隔了一會兒,他忍不住翻看白樂天的答案——白樂天表示,橋是要修的,但也要考慮時機。在財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考慮成本問題,爭取用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成效。
冒雨貿然修橋必然會被沖毀,還要再修一次。由此白樂天作出“判決”——“無取人辭,請依府見”。在修橋這件事上,官府是佔理的,故不能因為個人的牢騷不滿就有所動搖。在決策過程中需要聽取正確意見,不能個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看完這個案例,段書瑞不僅對這位先賢肅然起敬——若是讓現在的他來作答的話,定不會總結出這樣滴水不漏的答案。
在學習判詞的路上,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律法知識需要學習。但是,時間真的會等他嗎?
他盯著厚厚幾本需要複習的書籍欲哭無淚:以前覺得法學生的期末周也不過如此,沒想到打臉來得這麼快。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