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湧動 鄰國挑釁 (第2/4頁)
三清山的嵐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騎手,帶著加急文書,向京城飛馳而去。騎手們日夜兼程,餓了就啃幾口乾糧,渴了就喝幾口皮囊中的水,馬不停蹄地將邊境的緊急情況彙報給楚逸。
楚逸在收到邊境急報的那一刻,原本輕鬆的面容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深知此事絕非尋常的邊境摩擦,北燕國的一系列行為背後,是其蓄謀已久的野心,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楚的邊境安全與國家尊嚴。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下令敲響召集大臣的鐘聲。雄渾的鐘聲在紫禁城上空迴盪,悠長而緊迫,彷彿在向世人宣告著大楚面臨的危機。
金鑾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巨大的龍柱矗立在殿內兩側,彷彿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激烈討論而沉默。楚逸身著華麗的龍袍,面色冷峻,高坐在龍椅之上。他的目光如同寒星般,冷峻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充滿威嚴:“諸位愛卿,北燕國近日在我邊境屢屢挑釁,製造事端,還不斷增兵,對我大楚構成了嚴重威脅。今日召大家前來,便是要商討應對之策,諸位愛卿有何高見,儘管直言。”
話音剛落,武將出身的鎮國大將軍蕭戰,大步流星地率先出列。他身材魁梧壯碩,彷彿一座巍峨的山峰,滿臉的絡腮鬍如鋼針般堅硬,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堅毅與果敢。蕭戰雙手抱拳,拳頭上的青筋因激動而微微凸起,朗聲道:“陛下,北燕國這是公然挑釁我大楚,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軍一直以來刻苦訓練,兵強馬壯,實力遠在北燕國之上。臣懇請陛下下令,讓臣率領大軍出征,踏平北燕國,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大楚的威嚴不可侵犯,如此方能彰顯我大楚的國威,讓周邊諸國不敢再對我大楚有任何非分之想!”他的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在空曠的大殿中久久迴盪,引得不少武將紛紛熱血沸騰,紛紛出列附和。
“陛下,鎮國大將軍所言極是!北燕國這般囂張跋扈,若不加以嚴懲,日後必定會更加肆意妄為。我大楚軍隊英勇善戰,士氣高昂,定能一舉擊敗北燕國,讓他們從此不敢再犯我邊境!”
“對,出兵!出兵!我們要讓北燕國知道,大楚不是好惹的!”武將們個個摩拳擦掌,群情激憤,眼中閃爍著渴望戰鬥的光芒,紛紛請戰。
然而,以丞相李賢為首的文臣們卻持有截然不同的意見。李賢面容清瘦,身形挺拔,眼神中透著睿智與沉穩。他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緩緩走出,來到大殿中央,向楚逸行了一個標準的大禮,說道:“陛下,臣以為,戰爭乃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輕易發動。一旦開戰,必將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受苦受難。國家多年來積累的財富也會在戰火中消耗殆盡,經濟遭受巨大的損失。況且,如今我大楚雖然國力強盛,但也不能忽視戰爭帶來的巨大風險。北燕國近年來國力迅速增強,必定在軍事上有所準備,戰爭的結果難以預料。依臣之見,我們不妨先透過外交手段進行談判,爭取和平解決爭端。以我大楚的威望和實力,再加上合理的外交策略,或許能夠讓北燕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停止挑釁行為。這不僅能避免戰爭的殘酷,還能彰顯我大楚的大國風範。”
此言一出,文臣們紛紛點頭贊同,他們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丞相所言的合理性。
“丞相所言甚是,戰爭勞民傷財,能不打還是不打為好。先談判,若北燕國能罷手,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百姓也能免受戰爭之苦。”
“是啊,陛下,我們應該以和為貴,避免不必要的戰爭。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才是明智之舉。”
武將們聽了文臣的話,頓時不樂意了。蕭戰皺著眉頭,臉上的肌肉因憤怒而微微抽搐,大聲反駁道:“丞相,你這是太過怯懦了!北燕國都已經騎到我們脖子上拉屎了,我們還跟他們談什麼判?他們根本就不會聽我們的,他們的野心勃勃,豈是幾句談判就能打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