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指神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因此對許記在這個世界的能力有一個大概的猜測。
在許記商行,張誠又買了一些生活物品,更多的顏料和雞蛋。額外看到幾樣東西讓張誠的眼睛亮了起來。
一個是一個銅權,張誠對古代文物所知有限,不過看到樣子也大約猜出來這是一種古代的砝碼。利用重力加速度確定長度單位,他需要一個重錘,原來想,在絲線下系一個石頭也能做一個重力擺。但是有銅權,就更好了。
另一件東西是個鈴鐺。明顯是個牛馬使用的鈴鐺。張誠請商行的夥計給鈴鐺上系一根繩,輕輕的擺動,鈴鐺就發出丁零當啷的聲音,聲音很清脆。張誠一直盯著這個鈴鐺,看清楚在擺動振幅頂點的時候,鈴鐺發出一聲輕響,鈴鐺擺動,聲音不絕。好東西。工藝究竟如何不去說,這東西正是自己當下最需要的。
第三樣物品是毛筆。這讓張誠很震驚。就他所瞭解,這個時代的文字一般是用小刀子刻在竹簡上的,沒想到這麼早就有了毛筆。這個時代的毛筆當然沒有後世毛筆那麼多花樣,但是製作也足夠精緻了。看筆頭應該是狼毫一類的。筆頭修飾的非常精緻。毛用膠粘結在竹子製成的筆桿上。
“這是啥?”張誠裝作不懂的樣子。
“這是蒙筆。”
“懵逼?”張誠的表情就很懵逼。
“這是蒙恬大將軍家裡製作的筆,所以叫蒙筆,是用來在木簡上書寫文字的。”
“文字不是用刀刻下來的嗎?”
“刀刻沒有用筆寫快。這個在咱們秦國叫筆,在楚國叫聿,在吳國叫不律,在燕國叫弗,這支筆因為是蒙恬將軍親手所造,所以叫蒙筆。”談起各國物產,許掌櫃就滔滔不絕了。
“蒙恬將軍親手所做?蒙恬將軍帶兵打仗,有時間天天在家做筆?”張誠問。
“這個……”許掌櫃被問住了,“也許是蒙將軍府中的下人所做吧?”
一斤重的銅權,只要40個錢,張誠對這個價格很滿意,銅錢是半兩一個,一斤就是32個,銅權賣到40個錢,是商家多少要賺一點,還要付一點稅金。良心價格。鈴鐺也只有幾個銅錢,這支蒙將軍毛筆,卻要50個錢!足足10石穀子!是張家田稅的三倍還多!文化有關的事兒,還真是奢侈啊。
不過想想這是接下來重要的工具,咬咬牙,張誠還是買下三支毛筆。
額外又買了一小段銅絲,一卷蠶絲。銅絲不是後世那種拉出來的截面滾圓的銅絲,這裡的銅絲截面是方的,顯然是從銅板上切割或者剪下來的。
許老闆想破頭皮也沒想出來,這個泥叫兒裡有銅絲什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