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盡狂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劉正茂留一個電話,馮爸要趕回家,不讓二婚妻子看出端倪。好在他騎腳踏車來的,行動方便。要領大米和油,馮婷先留在知青點。

領到糧的社員,路過劉正茂身邊,有話沒話都要找他聊幾句,以恭維為主。馬會計等六個生產隊全領完大米後,清點庫存大米總量跟帳薄可以對上,他給羅邁和古大仲彙報,對所有社員分糧後,只剩下一千三百斤庫存。

領到大米,序伢子、蕭長民、劉正茂都把大米和清油放在老王頭屋內。袁洪剛跟劉正茂混熟後,又跟蕭長民是搭檔,他早就想在老王頭這搭夥,只是沒錢買糧才沒開口。今天分了清油和大米,他就跑來問,他可否跟蕭長民一樣,老王頭這裡搭夥吃飯。(清油是每戶分一斤,馬會計把每個知青都當一戶算)。

對於袁洪剛合夥要求,老王頭表示沒意見,其他人也不好反對,就這樣定下來。

分的清油和大米,是蕭長民幫劉正茂帶回去的,劉正茂本人先去大隊部跟羅邁和古大仲開碰頭會。會上、劉正茂先發言,講了馮婷爸提出來的事,劉正茂本人傾向於同意知青交錢後,有兩種選擇,回家休一年,可以領分紅;或不領分紅,長期在家休。

,!

他從經濟上分析大隊同意知青花錢買休息帶來的好處,首先大隊人多地少,不缺人手,其次、如果知青的心不在大隊,則不會安心出工出力,大隊還要保證這些人的溫飽。所以、不如讓有條件的知青找錢來買休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為大隊作了貢獻。

古大仲對劉正茂的介紹很驚訝,要知道還是運動年代,唯經濟論是要挨批斗的。這種針對知青的方法只有劉正茂敢執行,如果是羅邁或古大仲提出來,就會被理解成大隊不歡迎知青,違背偉人定下的國策。劉正茂本人是知青,就算被人舉報了,處理也不會太重。

在這件事上,羅邁一錘定音:“小劉,以後關於知青方面的問題,大隊就委託你來處理,在不違反黨的政策基礎上,你想怎麼處理都行。”

羅邁很精明,他已經從劉正茂解釋的話裡聽到利益。他理解為劉正茂在賣知青,好處歸大隊得,風險是劉正茂承擔,這種好事上那去找?

古大仲沒想太多,他除了主管農業生產外,純粹不想管太多雜事,就說:“我贊同支書提議。”

劉正茂:“好吧,我先辦辦看,以後萬一有紕漏,還請領導及時指正。”

“大隊長,市蔬菜公司要贊助我們一千元錢的種子,這方面我不熟悉,還請您給個指示。”

“好辦,我明天上午開個單子給你。”古爽快回答。

“小劉,支援人員明天會進駐一批人,我讓他們先幫第一生產隊開荒,那塊地預估面積64畝,他們承諾850個工幹完,也就是需要準備850斤大米。現在我們倉庫只剩1300斤,你可能要加快從黑市採購大米。”耕種季節,誰都不敢耽誤,羅邁提醒劉正茂準備開荒糧食。

“支書,我優先辦這事,一定會讓來支援的勞力有飯吃。”劉正茂自信的答。

古大仲:“按今天插秧進度,預計到後天下午,大隊現有水田全部能完工。”

“那最好,插完秧,留兩天時間,讓社員先把自家自留地開出來種上菜。等支援勞力幫我們整好荒地,社員集體去荒地種莊稼。”羅邁說。

古大仲:“開出來的荒地,不適合種水稻,支書,你講種什麼莊稼好?”

對於新開荒地種什麼農作物的問題,從下半年搞副業的角度考慮,劉正茂有自己的想法,他說:“兩位領導,我們是以江麓廠特供基地名義開荒,所以我建議要留100畝地種菜,這樣即能盤熟土地,給江麓提供蔬菜,還能給大隊帶來現金收入,配套了江麓需求,別人也沒法找我們的茬。”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來自2030

來自2030

江東一塵
關於來自2030: 未來世界的張澤,與一群相交相伴六十年的老兄弟慶祝年過八十,老夥伴們覺得來日無多,一時興起多喝了二杯老白乾,那知不勝酒力,一覺醒來靈魂穿越到六六年代,成為同名同姓的13歲少年張澤,由此開啟了重生的激情歲月,造就了一段轟轟烈烈的傳奇故事。
都市 連載 10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