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花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卿知道邸報不?”
張浚聽聞便點點頭,這個是自然,他是自幼博覽群書,邸報還是知道的。
“邸”是在後來作為地方高官駐京的辦事機構,為傳遞溝通訊息而設,由此而有“邸報”之稱。
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屬於新聞文抄。
早在戰國時就出現了,但也有人說始於西漢。
“這個報紙和邸報的作用差不多,不過有一點和邸報不同的是,除了可以傳達朝廷文書,它刊登一般是百姓感興趣的任何事情,用輿論的方式刊載那些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要內容。
這個大宋日報的建立,朕要將輿論控制在自己手裡,這樣日後改革變法也好堵住那些傢伙的悠悠之口。”
劉禪就不信了,他將那些利之於民的事情都寫出去,宣揚出來,那些有不軌之心的人還能睜眼說瞎話,煽動百姓造反。
“官家,這個新聞是何物?”張浚有點不理解。
“噢,就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大宋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讓百姓可以瞭解。”劉禪想了想,感覺還是得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震驚!一男子突然間想去學堂接小孩,回家後發現孩子不是自己的!他的妻子回答道,當然不是你的!男子剛想勃然大怒,妻子說,你把別人家的娃娃接走了,自己家還落在學堂!”
張浚:……
他懂是懂了,但是這個開頭是不是太唬人了,他剛提起興趣,想聽官家八卦一下,沒想到事實竟然是這樣子的。
劉禪倒是覺得這個舉例相當不錯,簡單易懂。
“所以,你懂新聞是啥子東西沒有?”
“臣已然懂了……”
“懂了就好,有噱頭吸引人總還是好的。接下來你拿筆和紙記下來,因為內容挺多的。”
“是,官家。”張浚雖然想說自己過目不忘,但是茲事體大,他還是小心為妙。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總還是有道理的。
“來,你先坐著,紙筆就在上面自己隨便拿,莫要推辭,坐著方便記事。”劉禪邊說邊給張浚順手遞了個凳子讓他坐著。
張浚見到這一幕感覺自己眼睛又有點溼溼的了。
他何德何能兩次讓官家賜座,而且這一次官家還是站著,他坐著。
如果劉禪知道了張浚的內心想法,絕對會說,其實我就是坐久了屁股疼,想站著罷了……
劉禪沒有注意到張浚又兩眼汪汪了,因為他正在悄悄開啟系統面板找度娘查資料。
自從有了這個查詢資料的許可權,劉禪過得異常瀟灑,感覺自己像是擁有了百科全書。
“朕是這樣子設想的,報紙不論大小,都由報頭、報眼、版位、欄目組成。”
劉禪也拿出筆,為了防止張浚有什麼不懂,就用筆大概的把報紙的格式畫在紙上,一邊對張浚說。
“報頭呢,你就放在最顯著地位,大都放在一版左上角,也有的放在一版頂上面的中間。
報頭上最主要的是報名,一般由名人書法題寫,也有的作黑體字。
報頭下面常常用小字註明編輯出版部門、出版登記號、總期號、出版日期等。這個應該可以聽懂,不懂之後朕再跟你解釋。
還有的就是在報頭旁邊的一小塊版面,朕把它叫做“報眼”,對“報眼”的內容安排沒有定規,卿可以自由發揮。
有的用來登朝廷政策,近來實事,比如說哪裡哪裡大疫或者是大旱,主要是來寫各地的官署情況以及各地的民生如何,這些都是重中之重都要報上去。當然了,也可以登記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哪裡哪裡又出現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