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光速的研究 (第2/2頁)
羅飛豬豬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1902年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1849年,菲索用旋轉齒輪法求得光速等於米每秒。他是第一位用實驗方法,測定地面光速的實驗者。
實驗方法大致如下:光從半鍍銀面反射後,經高速旋轉的齒輪投向反射鏡,再沿原路返回。如果齒輪轉過一齒所需的時間,正好與光往返的時間相等,就可透過半鍍銀面觀測到光,從而根據齒輪的轉速計算出光速。
1862年,法國的傅科用旋轉鏡法測空氣中的光速,原理和斐索的旋轉齒輪法大同小異,他的結果是米每秒。
第三位在地面上測到光速的是考爾紐。1874年他改進了菲索的旋轉齒輪法,得米每秒。
阿爾伯特·邁克耳孫改進了傅科的旋轉鏡法,多次測量光速。1879年,得±米每秒;1882年得±米每秒。
後來,他綜合旋轉鏡法和旋轉齒輪法的特點,發展了旋轉稜鏡法,1924~1927年間,得±4000米每秒。
最後經過其他科學家更精準的測算,發現光速在.1米每秒。
而透過國際協議,把光速規定為米每秒。
這些都是後話。
以羅晟目前的實力要達到光速或者超越光速都沒有問題。
羅晟被兩人帶到一個研究室,裡面擺滿了各種儀器裝置。
兩人正準備給羅晟演示一遍兩人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問題。
羅晟擺了擺手,示意不用這麼麻煩。他讓阿爾伯特把裝置通電啟動。
隨即釋放空間之力把整個研究室轉換成真空狀態,同時也用空間之力把兩人包裹其中,不至於讓兩人缺氧窒息。
失重的現象突然發生,讓兩人目瞪口呆。
好在羅晟用手按住了兩人的肩膀,才沒有飄起來,而其他的物品就沒有這種好運了,浮滿了整間研究室。
“好了,現在我們處於真空失重狀態。”
“現在我會讓你們感受到電粒子在真空狀態下的整個運動情況,從0速度,一直到光速。”
“至於能領悟多少就看你們自己了。”
說完羅晟也不等他們反應,直接用空間之力推動裝置中的電粒子運轉。
兩人能清晰的看到電粒子的整個運動軌跡,當電粒子的速度越來越接近光速時,電粒子周圍的時間迅速慢了下來,空間也迅速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