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瑾和陶家聯手策劃了此事,一個為了將元珩按下去,一個為了更多的話語權。
以前看元瑾是個好的,勤勉上進,體恤百姓,不料轉臉就可以將民生疾苦當做籌碼,逼迫姐妹妥協。
景成帝翻開刑部送來的卷宗,關於陶傢俬藏兵刃的結果。陶家商船被水匪劫持,偷換了貨物運往京城欲行不軌。
竟是為了脫罪,將一船的人都“變成”了水匪。卷宗裡還煞有介事地說了水匪劫持商船的時間、地點。
景成帝冷笑:“青嵐,傳人來擬旨。”
景成二十七年三月,皇帝下旨大封皇女。三皇女襄郡王元琦晉封親王,六皇女元琅封榮郡王,七皇女封恭郡王,其餘皇女也各有封賞。
很快有人發現,封賞的皇女中,沒有爵位的得了郡王,如六皇女七皇女,有爵位的升了親王,如三皇女,似乎將四皇女遺忘了一般。
眾人皆不知四皇女何時惹了皇帝厭棄,在這樣的時候下她的面子。連前段時間被糧價一事弄得焦頭爛額的七皇女都得了封賞。
不等猜測更多,緊接著又下了一道旨意,渭州段運河有水匪出沒,劫持商船,命四皇女元瑾前往渭州查察,務必清除匪類。
剿匪往常都是樞密院和兵部的人去做,這次皇帝卻派刑部的四皇女前去?
元瑾知道,皇帝根本就不信關於水匪的說法,讓她去剿匪,等於是變相的流放。
不過渭州的水匪倒不是子虛烏有,景成帝的這道旨意,既是懲罰,也是考驗。她也不算是一敗塗地。
既然要遠離京城,離開政治中心,該做的安排一樣不能少。元瑾接了旨,循郡王府忙忙碌碌準備起來。和宮中的良君道別,又囑咐了正君趙氏,這才踏上了南下剿匪的路。
元琦看著城門的方向,心中仍是不安:“四妹此去剿匪,少則數月,多則大半年,她對景成的局勢就這麼放得下?”
衛念秋為她斟上酒:“四殿下走了,京中還有良君,還有趙大人,如何放不下?倒是殿下,如今是皇女之中唯一的親王,木秀於林,縱使太女殿下不生嫌隙,別人也不會再忽視殿下。從人後走到人前,殿下有何打算?”
元琦笑著執了他的手沒有答話,笑容裡滿是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