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返航(二) (第2/2頁)
容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船隊依舊帶回了價值數百萬兩的金銀、香料和各種貨品。
景成二十七年船隊從金洲帶回來的作物,尤其是番薯,已經在大周大規模種植,產量高,易種植,大大緩解了糧食壓力。經過司農司的培育,進一步提高了產量。此次船隊又帶回來數種作物,司農司上上下下又忙碌起來。
百姓吃穿有了保障,自然就想著追求更好的生活。目前大周最火熱的,當屬船隊了。沿海各港口每日貨船雲集,運河之上也是舳艫蔽水。
沿海各州開立的海事學堂,每到招收學生之時,門前排起的隊伍,足足能排出數里地去。學堂根本收不了這麼多學生,只能不斷提高條件。即便如此,還是吸引了平民人家爭相追捧。上不了海船,在運河上跟船,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大大改善生活水平。
大周的商人活躍在各地,手中的財富積累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原先商人地位低下,一般的人家都不願從商。自從有了曲亦瑤和江桓入仕的例子在先,商人的地位有了質的提高。哪怕除了這兩人,也沒有任何商人入仕的情況,但從商依舊漸漸成為了讀書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這波從商和海事的熱潮,在船隊滿載歸來後,達到了頂峰,甚至有人為了海事學堂的入學資格大打出手,暗中的交易更是數不勝數。
各地的巡按迅速將這些情況上報給了御史臺,於是奏章又雪片一樣堆到了景成帝的桌案上。景成帝擺了擺手,成堆的奏摺被送到了元琦的案頭。
這樣的情況元琦不是沒想到,心中也有了些對策,但看完了御史臺的奏章後,元琦知道自己還是低估了芸芸眾生逐利的本能。
沿海的某些州縣,甚至出現了田地荒蕪的情況。出海所得的利潤雖高,風險也是極大,不論是去哪裡的商船,來回總有折損。加之由此滋生出的海寇,竟比以往更加猖獗,折損的人和財物也更多。
隱隱竟出現了一絲亂世之相。
元琦暗暗心驚。這些時日,奪嫡之爭幾乎落下帷幕,朝堂之上再無阻力,自己有些飄飄然起來,一時間幾乎忘了,作為帝王,最根本的不是剷除政敵,而是愛護百姓,平定天下。
這些奏摺,就是景成帝對她的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