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裡還是相信殿下想重用在場將領的,只是…今天怎麼說也是個慶功宴,殿下這樣子開門見山,只怕有些人心裡開始不滿了…誒呀。
子桑聿權當席中的竊竊私語一句都聽不到,照舊淡笑:
“我相信諸位是我大延的好將領,日後定然肯盡心帶攜新人的。日後這些新人們有了一分的成就,就是諸位的一分功勞。我記得諸位為我子桑家打江山,自然我也不會做一個忘恩負義的君主。”
這還能說什麼?
未來皇帝都已經說了這件事情不會耽誤到元老們的仕途,還放下條件說以後新臣子混得好了,元老們才好過、這般,就算是不想納新,也得改口支援新政了唄。
“臣等自當為殿下盡力盡忠!——”
“眾愛將免禮!”
…殿下打算舉行秋試納新?
…對。如今大延已經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是我手下,始終還是父皇留給我的舊臣。如果將來有一天新皇登基,我是無論如何都要有自己底牌的。你也不是不知道,剛開始時,海固王給我引薦的人可都是信服於他的。
…這個我明白。只是殿下,他們會同意秋試納新麼?
…秋試納新對於我來說,是勢在必行。我不會讓任何人阻止這一件事情的執行。老臣們必定會擔心自己的利益,只要權衡好人心,自然可以…
…如今大寧正是沒落之期,殿下在這個時候秋試納新,想必定有不少能人願意為大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介時只怕是門檻都踏破了罷。
…哈哈,義兄此言不無道理!
於是,秋試納新這件事,便在中旬定了下來。
月初攻城,拿下江洲;月中休戰,城門高掛免戰牌;少年帝王有心納新,欲意力排眾議;月底慶功宴席定計,為此後大延王朝的走向打下根基……
這個月裡發生了很多事情。
如果是從連信的角度裡來看這個月的所有事情的話,倒是有一件事——從大寧安統十七年六月開始,連信這個名字這個人,自此成為了子桑聿為數不多完全信任的人。這件事情,足以讓連信記一輩子。
七月初七七夕節剛過,大延所轄城池乃至各鄉鎮都張貼了一份皇榜。
“奉大延皇孫殿下旨令,詔如下:一季將去,大延之地延綿半壁河山,與寧柏對峙已成不可改變之勢;今觀天象祥瑞紫光,必定預兆大延收復河山,此景良辰,特令各地按詔執行秋試文武科考,以鄉鎮審滿為核,至江洲統一會試。各城、鎮、鄉不得對此事有任何偏護欺瞞,接令後八月開考。同年六月,子桑聿。”
“(璽印)大延朝子桑氏皇帝詔。”(這是太子統留下的玉璽)
鎮裡的人圍在皇榜跟前,聽到這番話立馬炸開了鍋一般。
“哎呀,照秀才這麼個說法,這皇孫殿下是要弄科考?”
“我看是了!你瞧瞧咱們殿下發兵以來,無所不勝啊!想必復延的事情用不著多久了,這樣一來,殿下肯定需要人才,需要棟樑!不行,我得趕快回去告訴我那兒子去!”
“對對對,秀才方才也念到了,這回是秋試文武科考啊!”一民眾看了看方才給大傢伙念皇榜的人:“秀才,這可是個機會啊,你之前時運不好名落孫山,這一回可別放了!”
那被稱作秀才的青年只是淡淡一笑。
那時候的名落孫山,都是因為自己不富貴,沒有門路去打點所謂仕途罷了。這世道勢利的人那麼多,自己這種窮困潦倒的,怎麼才能出人頭地…青年轉過頭望了一眼皇榜,壓抑在心裡多年的宏圖志願似乎又開始了流動。
子桑聿…會是改變這一切的人嗎?
前來圍觀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擠得那青年都不禁後退了幾步。原本守在皇榜旁邊計程車兵連忙握緊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