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烽火連天急南下,三萬大軍進洪雅。 (第1/3頁)
執傘問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念安攜大軍過眉州,瞭解到了吐蕃和南詔聯軍的最新動向,只能重新部署兵馬。
吐蕃和南詔聯軍合軍二十多萬破大溪關,出了巂州的深山,經邛部等地,一路擄掠著來到了江水以西,沫水以南的廣大地區。
聯軍一邊四處擄掠,一邊蒐集船隻和打造木筏企圖東渡或北進,而大黎殘兵則依託沫水天險,據守在龍游、漢源等幾個城池。
兩軍暫時形成了隔河對峙的局面,小規模的戰鬥不斷,大的戰役幾乎是一觸即分。就看吐蕃和南詔聯軍什麼時候準備好過河。
沈念安原本還比較樂觀,畢竟他模糊記得唐朝曾派幾千兵馬就能打的聯軍屁滾尿流,自己手握好幾個高階戰力,沒道理失敗。
可據前線反饋的訊息卻說這次的吐蕃兵馬悍不畏死,甚至出了好幾個悍將騎著碩大的鐵甲犛牛橫衝直撞,兵將根本無法阻擋。
這t不是見鬼了嗎?野怪升級了!
除了暗自感嘆一句,沈念安不得不和諸將調整戰略。高原仍然率左路兵馬三萬餘人過江水南下,阻止聯軍東過江水入侵榮州。
沈念安派李宜領兩萬兵力,徵用了眉州這段時間大量集結的船隻從水路進龍游,而他自己率三萬兵馬直抵青衣江北的洪雅縣。
看著城門緊閉,沈念總算是放下了點心,但同時也嘆了口氣。不光是因為城外滿是逃亡的百姓,還因為面前低矮殘破的城牆。
洪雅雖然靠近吐蕃,但到底也不同於邊地關隘和大城,城防在戰時顯得有點不夠看。當然這也與本地已經長久不經戰事相關。
“未曾想不過月餘又回到了此地,過了青衣江就是峨眉山。也不知失陷了沒有!”並馬而行的姜南溪望著東南方怔怔的出神。
“按最新的軍情,夫人大可以放心,吐蕃人正在沫水以南集結兵馬,像是要強攻峨眉山東麓及嘉州一帶……”沈念安輕笑道。
“我們把大本營設在洪雅怎麼打仗?”姜南溪奇怪道。這傢伙不會是不敢去了吧?
“洪雅地處青衣江中段北岸,距離上游的雅州和下游的嘉州距離差不多。對調控兩地的人馬都極為方便。進可攻,退可跑!”
“噗!你不是說不懂兵事麼,怎麼聽你說起來頭頭是道?”姜南溪笑著看向丈夫。
“夫人沒看見我這幾天的學的很快麼?”沈念安訕笑了幾聲。懂與不懂是相對的,行軍佈陣是不會的,但要說戰略不是吹的。
沈念安一行走到城門下,城門卻依舊沒有開。幾個士兵在城門下破口大罵,倒是兩邊逃亡的百姓圍了上來,又不敢靠的太近。
“怎麼回事?”一個校尉厲聲道。
“那縣令說不能開城門……”
“哪位是你們的大都督?”士兵還沒有說完話,殘破的城牆垛口就冒出一個乾枯的腦袋,稀疏的亂髮下是一張滿是溝壑的臉。
“本督就是西川大都督沈念安,本督率兵馬據敵,何故不開門?”沈念安抬頭道。
“恕本縣孤陋寡聞,本縣從來沒有聽過什麼西川大都督。大都督可有朝廷詔令?”
“你放肆!劍南道原總督牛芒罔顧聖恩,圖謀造反已經被朱雀司拿下押赴長安。我家都督應朝廷中使和劍南官員所請才臨危受命組織兵馬前來抗擊吐蕃,哪裡來的詔令?”
“大都督一片為國為民之心讓人心生敬佩。但本縣不過是一小縣,都督率幾萬人馬進城恐是不妥,而且戰場也不在此處,都督應該去嘉州或黎州那裡,那裡有吐蕃人……”
“而且本縣一旦放開城門,都督也看到了。非是本縣不救,而是無能為力。只能盡力管好這裡一畝三分地……”縣令愁苦道。
“縣令怎麼稱呼?”沈念安氣笑了。說的直接點就是人家不認自己,也不管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