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抗寒救災國際民兵團”凱旋迴總部的日子。
大夏中陽市,天煜基地總部。
上午10點,800萬基地基民早已聚集在基地的各個廣場上,人頭攢動,氣氛熱烈而莊重。
天煜基地總部,從和李修柏等人分家之時的21萬基民,到如今發展到800萬人口,僅僅只用了不到兩年。
這些新的基民,其中一大半來自於大夏各分基地的頂尖科研人員及其家屬、表現優異的分基地基民,以及各分基地主要高層領導的家屬。
剩下的,則是來自於各個海外分基地的頂尖科研人員及家眷以及各海外分基地領導層的家屬家眷。
他們的到來,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天煜基地的人口結構,也為基地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由於天煜基地的總部是“技術創新與高階製造的搖籃”,對人員的素質和技能要求極高,而那些被帶來的家屬大部分都不滿足這一要求。
也就是說,天煜基地總部的大部分崗位都不適合他們,他們更多地承擔起了後勤支援、教育培養、文化交流等角色。
考慮到他們家屬對天煜基地的貢獻,基地對他們提供的待遇也是極為優厚的。
換句話說,這些人是有錢又有閒。
因此,天煜基地總部在科技極為發達的同時,無論是生活品質,還是文化與服務行業都是遠遠領先於其他分基地的。
這種領先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更深入到精神與文化層面。基地內設有各類文化設施,如博物館、圖書館、劇院和藝術中心,為基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這些設施不僅展示了人類文明的輝煌成就,還定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了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此時此刻,為了歡迎“抗寒救災民兵團”的凱旋而歸,天煜基地的基民們自發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他們身著節日的盛裝,手持彩旗和鮮花,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的笑容。整個基地被裝扮得煥然一新,到處張燈結綵,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在天煜基地的中央廣場,一個巨大的舞臺已經搭建完成,上面懸掛著“歡迎英雄凱旋”的橫幅。
舞臺兩側,各種樂器和音響裝置準備就緒,等待著為這場慶典增添音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