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鎮惡既襲殺劉毅,以奉詔旨故,江陵城中荊州文武自長史、徵西司馬以下,皆臣服。於是鎮惡遣使入都,請晉廷擇人西上為荊州刺史。

劉裕與劉穆之好一番商議,不得其人。此前王鎮惡得奉旨西上襲劉毅,乃裕以毅實有桓玄之心,故請以其堂弟劉藩西上為南蠻校尉為輔,實欲用藩在廣陵南兗州任上舊雨相助,以東西同舉之謀諷喻執政琅琊王司馬德文,乃請得詔旨命鎮惡西上。今鎮惡以一刺客力取劉毅身命,傳首入都,請朝廷擇人西上為荊刺,卻使劉裕犯了難。

時裕少弟道規已病卒,裕心欲長弟道鄰西上,然亦知道鄰不善統御群下,才不堪荊刺,一時愁眉不展。

穆之道:“譙王休之,昔日會稽王道子執政時,曾欲用之為荊刺,使率軍西上江陵,以代殷仲堪。桓玄攻逐仲堪,據江陵謀逆,譙王不得至,會稽王遂用之為鎮西將軍,使鎮歷陽防玄。玄東下攻之,譙王不得東歸,乃北奔慕容德。公伐慕容超,譙王乃歸國。今朝廷疑貳,若公之故舊為荊州,恐執政宗室二王——大司馬琅琊王,及繼其亡父新任太宰者武陵王,與王謝輩阻撓大計!故今可為荊刺者,惟譙王一人而已!”

於是二人議定,劉裕即上表,請以譙王司馬休之西上為荊州刺史。大司馬琅琊王司馬德文與太宰武陵王司馬遵,自然欣喜,遂使晉帝許之,司馬休之遂西上為荊州刺史。

司馬休之既以宗室為荊刺,佔據上游形勝之地,其世子司馬文思在都為尚書郎,遂思養死士襲劉裕,輔助其父以荊州兵勤王,防劉裕篡位。文思到底膏粱子弟,本豪縱,橫行京邑,其門客中遂有仗勢殺人者,為衛尉巡兵所糾,扭送至建康獄,朝廷自將以國法將之治罪。文思恐其為求生告發所謀,連及自身,竟命人將殺人者搶出藏匿,且擊傷獄卒。

劉裕已知文思所謀,正愁無下手處,乃諷朝廷羈押文思,查考其不法事。有司遂又得文思愛妾美色,將以妾子為嗣,乃殺妻所生男嬰,是為淆亂嫡庶,不孝大不道,已不堪為譙王世子,當明正典刑,褫奪其世子之位。劉裕乃以廢嫡立庶雖亂國法,究竟其父尚在,諷朝廷遣人送文思西上江陵,交其父譙王處置。

劉裕之提議,可謂釜底抽薪。司馬休之知如此一來,其在京邑勢力將連根拔起,乃上書請罪,表文中曰:

“臣休之家教不嚴不明,於孽子文思,素失管束,今不但縱奴殺人,且將廢嫡立庶,淆亂國典!罪大如此,昭彰視聽!臣請宗正絕其屬籍,廢為庶人;其縱奴殺人亦大不法,臣請朝廷將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休之表文至都,大司馬琅琊王司馬德文與太宰武陵王司馬遵,召集太尉劉裕以下公卿會議。劉裕仍請送文思西上江陵,交其父譙王處置。琅琊、武陵二王與譙王同氣連枝,自不願文思為有司治罪,遂許裕請。於是文思為一隊禁衛押解西上江陵,司馬休之用以於京邑暗算劉裕之棋子,遂被移除。

押解司馬文思西上江陵者至橫江,忽遇一夥江盜,劫文思座船而去。司馬休之在江陵久待其子不至,惱怒,以為文思必已為劉裕暗中殺之,乃有起兵東討之心,遂厲兵秣馬,整頓部伍。一面去信聯絡雍州刺史魯宗之,以其非劉裕親信,而居襄陽形勝之地,久必為裕所忌相勸。

魯宗之非劉裕南徐州北府舊人,以北來流民帥參與平桓玄有功,遂為雍刺,至此已鎮襄陽有年,本不自安,得休之書信,乃欣然覆信,許與共討劉裕。於是休之與親信屬僚計議,將以劉裕專擅朝政,有不臣之心為名,出師東下伐之。

劉裕偵知文思於橫江為江盜所劫,料司馬休之久待愛子不至,必生反心,遂與劉穆之籌劃西征荊州。適王鎮惡東歸後留在江陵打探者得知休之動向,乃急東下相告。

劉裕乃上書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