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穆帝永和八年秋,鮮卑慕容部所建燕國南征主帥慕容恪於中山魏昌廉臺村,以具裝馬騎兵擊擒冉閔,燕軍旋即圍攻冉閔的都城鄴城,久圍而破之,冉閔之子冉智被俘。十六國中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建立於中原的漢人國家——冉魏,亡。

鄴城被圍時,以糧盡援絕,而冉智年幼,其相蔣幹為之做主,遣使許諾以傳國璽為報償,請得東晉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謝尚之援。謝尚以譙郡流民帥戴逯率部馳援,卻命其屯於黃河之上不進,授以方略誆騙蔣幹,須先得傳國璽,乃可使晉廷發兵與糧赴援。蔣幹不得已,乃向冉智請得傳國璽予之。晉援自不至,鄴城不久即不得已而降,冉魏遂亡。河北全境遂由漢人冉氏之手,繼羯人石勒之後,再度失陷於另一胡族鮮卑慕容氏。東晉坐觀成敗,卻趁人之危,從冉智手中騙得傳國璽,好歹讓江左晉帝,結束了被北方譏嘲為白板天子之歷史。

本受晉封為燕王的燕主慕容儁,即自薊城遷都鄴而稱帝,封四弟慕容恪為太原王,五弟慕容垂為吳王,八弟慕容德為范陽王。翌年,永和九年春,慕容恪遂率其常勝之師,進向晉朝舊都洛陽。

東晉洛陽守將為河南太守、冠軍將軍陳佑,即陳喆高祖父,本在荊州為將,受命於上年取洛陽時尚是徵西大將軍,如今已官拜大司馬、都督中外的桓溫守城,聞訊惶急,求援於桓,卻如泥牛入海,迴音絕無。不得已,陳佑乃上書朝廷請援。

朝中相王司馬昱與其倚重的揚州刺史殷浩,皆以為舊都可棄,皆以為舊都在手,實是在桓溫之手,只讓桓以此要挾朝廷還都,還不如棄之。只不過舊都也是本朝曾經所都,若置之不理,名義上殊不好聽,於是二人合計,乃使朝廷下詔求賢,以赴援洛陽。

吳興武康沈氏,是與同郡長城縣的陳氏一樣的江東大族,武康沈、長城陳、烏程丘三氏,並稱為吳興三姓,是與吳郡四姓顧陸朱張、會稽四姓虞魏孔賀一樣的江東大族豪門。吳興三姓中,烏程丘氏專出文人墨客。武康沈氏與長城陳氏二族,卻是與東晉初年顯赫一時的義興周氏——周處與周勰、周玘、周札父子所屬家族,同屬江東武力豪族一類,而與江東士族吳郡四姓顧陸朱張、會稽四姓虞魏孔賀不同。

東晉首君晉元帝司馬睿,本是西晉宗室旁支琅琊王,其父琅琊恭王司馬覲,乃晉武帝司馬炎族兄弟;其祖琅琊武王司馬伷,乃司馬懿之子、晉文王司馬昭之弟。西晉首君為晉武帝,乃晉文王之子,故琅琊王乃西晉宗室旁支,非晉文王一脈,自不可登基為帝。

卻說晉懷帝永嘉初,黨附朝中執政的東海王司馬越的琅琊王司馬睿,以安東將軍出鎮廣陵。不久,廣陵所屬治所在淮南壽春的揚州,便因都城所倚重為糧源的揚州度支轉運使陳敏反叛,而全州大亂。

陳敏乃揚州本地廬江合肥人,出身大族,家族強盛,佃客眾多,家兵以千數,有兄弟數人,皆有將才。晉武帝咸寧年間,陳敏受馬隆事蹟激勵,亦欲乘時立功。武帝末年,孫吳已平,天下一統,京師洛陽四方輻輳,人口眾多,而糧食每有短缺。陳敏便以尚書倉部令史上書,請赴淮南為朝廷籌糧,運東南地廣人稀之揚州餘糧,以濟京師。朝廷許之,遂以陳敏為合肥度支,復任廣陵度支,委以漕運重任。

陳敏知漕運不暢,咎在運河不通,甫赴任,便率朝廷所配運糧兵,復請得朝廷允許徵集民夫,於合肥疏通巢湖與長江間航道,復於廣陵疏通自長江至淮河南岸之淮陰、北到泗上彭城之中瀆水,又於江東開練湖,疏浚自丹陽直達長江南岸京口的秦始皇始修之運河。一時南北漕運暢通,朝廷賴之。

至惠帝時,外戚專權,八王混戰,陳敏既以揚州度支轉運使之職,控制著糧道,便生出來野心,以琅琊王為安東將軍新來鎮守廣陵,乃上書請回移合肥相避。主持朝政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