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炒桂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頭西斜,天色漸晚。
朱拓忙碌了一天,累的腰痠背痛,有善良的百姓走了上來,從懷中掏出乾糧,笑著說道:“殿下,這是家裡的婆娘專門為您做的。她說,肅王殿下分給了我們田地,我們也得有所表示。”
朱拓搖搖頭,拒絕的說道:“本王不缺吃的,你還是留著吧。”
“可是您,不也是去粥棚吃飯嗎?”
“本王養尊處優慣了,偶爾吃一些野菜雜糧,覺得還挺好吃的。”朱拓揮揮手,對著在田埂上勞作的百姓,大聲說道:“今日丈量田畝結束了,大家可以去吃飯了。”
因為想要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首先就要清算田畝的面積,然後再將田畝分為優中差三個等次,每個等次繳納的田稅比例並不一樣。
記得雍正在推行攤丁入畝成功後,國庫年收入從兩百萬白銀,一躍到了六千萬兩白銀,給乾隆攢下了極為殷實的家底。
一旁的陶樂智大受震撼,本來他以為,以朱拓的憊懶性子,堅持不了幾天,可是如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一月,朱拓沒有任何怨言,和百姓們同吃同睡。
閒暇時候,朱拓還能講一些種田的小技巧,雖然不深奧,但是也能從中看出來,朱拓對於種地……似乎還挺了解的。
不種兩年地是說不出來這番話的。
也為了收攏百姓們的心,所以官府出資建了幾座粥棚,凡是參與清量田畝的百姓,都可以免費去粥棚吃飯。
陶樂智站在朱拓身邊,詢問道:“大王,明日還來嗎?”
“當然來。”朱拓扭過頭,勸道:“陶大人,您年齡大了,身子骨不便,這些日子也確實辛苦你了。這樣吧,今後你就不必跟著本王下田了,如何?”
陶樂智搖搖頭,連忙說道:“下官從前對殿下多有誤解,殿下如今親力親為,下官自然要跟著您。”
“行,若是堅持不住,本王給你請郎中,最起碼請三個!”
“多謝殿下。”
說話間,兩人已經到了粥棚附近。
只見在粥棚前,百姓們排著隊,竟是秩序井然。
能有這般秩序,也是因為朱拓的功勞。因為朱拓每次來粥棚領粥時,都會排在人群的最後面,百姓們見到朱拓如此,也都跟著排隊了。
而此時,百姓們見到朱拓和陶樂智前來,臉上露出喜色,慌忙的讓出了一條路,然後向朱拓下跪。
朱拓笑呵呵的說道:“大家快起身吧,你們也都忙碌了一天,就不必跪來跪去的,本王如今和你們一樣,也是一個百姓,用不著這麼多規矩。”
說完話後,朱拓親自把他們扶了起來。
百姓們起身後,熱情依舊不減,紛紛對著朱拓大聲說道。
“肅王殿下,您去前面先領粥吧,不礙事的!”
“殿下,您辛苦一天了,我們這些人過意不去,您站最前面吧。”
話語喧譁間,大多是恭敬而又善意的提醒,但是朱拓只是擺手拒絕,大聲道:“大家都是辛苦一天了,也都很勞累,本王又怎麼能例外呢?”
朱拓依舊站在了最後面。
見到這一幕,蘇州城的官員皆是神色複雜。
朱拓的名聲並不好,再加上鄉紳們的不斷渲染,他的名聲簡直就要爛大街了。甚至一旦在民間談論朱拓,百姓們都是色變,又何曾遇到今日這麼熱情?
而且,這些天他們跟著朱拓勞作,心中也在不斷被觸動,對於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官員來說,竟也有一種“百姓們不容易”的感覺。
況且,被百姓們愛戴的感覺,還真是不錯啊。
朱拓和陶樂智打了飯,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朱拓看了看碗裡的野菜和稀飯,又看著遠處吃的起勁的百姓,嘆道:“百姓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