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何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謝姑娘筆墨什麼的都在這兒,我給你去拿。&rdo;
沉香將桌子收拾乾淨了,謝苓坐定,然後問道:&ldo;不是散郎要寫給誰?&rdo;
&ldo;父母大人。&rdo;
&ldo;嗯。&rdo;
出門在外,最該寫的就是父母。謝苓點了點頭。
&ldo;族中幾個弟弟。&rdo;
&ldo;嗯。&rdo;
家中人丁興旺,做哥哥的也當以長兄身份去訓誡弟弟勸勉學習,自然自然。
&ldo;師長。不多,一位就夠。&rdo;
&ldo;嗯。&rdo;
師長,太應該寫了,沒問題。謝苓又點了點頭。
&ldo;似乎要緊的就這幾位,哦對了還有謝榮。&rdo;
&ldo;嗯!?&rdo;
謝榮?我那哥哥位置這麼靠前的嗎?
&ldo;不只是寫給謝榮,建康裡還有幾位好友,一道便是。只是謝榮比較好走動些,給他就相當於寫了四五個人。&rdo;
&ldo;也是應該的。&rdo;謝苓點了點頭,偷偷地笑。
&ldo;謝姑娘有問題嗎?&rdo;王逸之見謝苓好久不回答,問道。
&ldo;沒有,現在就可以了。&rdo;
沉香在一旁磨著墨,謝苓試了試深淡。
這墨很好,上面的花紋也是謝苓沒見過的,應該是從建康帶過來的。紙摸上去也比謝苓平時所書寫好了許多。
&ldo;不知散郎要先寫哪位的?&rdo;
&ldo;先寫父母大人的吧,只是我沒寫過這種,不知道書儀如何。&rdo;
&ldo;此事簡單,我說幾個,你看如何?&rdo;
&ldo;好。&rdo;
謝苓寄養在錢塘,平日書信寫的奇多,對此事也是熟門熟路。
下筆便是一行娟麗的楷書:&ldo;父母大人膝下,敬稟者。&rdo;
謝苓一邊寫著,一邊聽王逸之念,然後複述給他確認無誤。
王逸之先說了父母要春來保重身體。然後訴說了自己何日安全到達。一路上看了什麼景,見了什麼人,劉將軍對他很好,自己居室如何。
接下來便是說錢塘春光,這方面王逸之其實並不知曉,都是讓謝苓給他寫上的。
&ldo;春光淡遠,草色馥郁。鳥雀啾啁,蝶鶯翩躚。有建康之秀麗,無長安之鮮衣。&rdo;
&ldo;沉香。&rdo;安伯自屋外喚道。
&ldo;出去吧。&rdo;王逸之說道。
謝苓頓了一下,連忙停住了自己的筆,差點把這三個字寫上去了。
&ldo;嗯。公子我馬上就回來。&rdo;沉香將墨立住,走了出去。
王逸之頓了頓,繼續說道:&ldo;思考妣仍未遠,曉昆仲奔膝前。&rdo;
謝苓突然想起自己幾個族叔這些年也陸續有了孩子。怕是自己回家的時候,已經都會講話了。
&ldo;今天下無事,文義為業。王氏素高節,諸子皆好學。逸獨任氣習武,違椿萱願。投馬參軍,棄筆從戎。徜玉關如遊原,馳陰山似西園。&rdo;
到是個壯志煙高的少年。
這是謝苓萬萬沒想到的。最初王逸之似乎在建康是以文采而為人所知曉的。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王逸之的家書化用了不少,有一段改自《宋書》宗愨「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