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公子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人地捉蝨子,一邊海闊天空的和你扯淡!扯來扯去,就是不說正題!

王揚也懂,這個就像有的人愛在酒桌上談事,喝好了什麼事都好說,不喝好了就不說正事。

那咋辦?

只能陪一個了。

關於登入使用者跨裝置儲存書架的問題, 已經修正了, 如果還是無法儲存, 請先記住書架的內容, 清除瀏覽器的okie, 再重新登陸並加入書架!

陪捉蝨子是不行了。那就陪扯淡吧。

好在王揚能扯,宗測扯功也不弱,三個人從五斗米教扯到《與山巨源絕交書》,從佛圖澄扯到“繞指柔”,從西晉惠皇后扯到潘岳的《秋興賦》,最後把老哥扯服了,看著王揚,惋惜嘆道:“子之才美,可惜羈林喬木,終充凡間棟宇。”

王揚笑道:“若無羈林喬木以作凡間棟宇,則瑤林瓊樹,如何作得風塵外物?”

宗測一聽,雙眼放光。這句接得妙啊!亦褒亦貶,亦貶亦褒,端的是韻味十足。當下叫起好來!

陶弘昌聽完也是心情大妙,哈哈笑道:“當年桓溫譏劉惔雲:‘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子之言似,然機巧之妙,過桓溫遠矣!”

然後便傾囊相告。首先,他沒聽說過硝石,只聽過“消石”。其次,據他所知,消名有四,一是消,二是芒消,三是英消,四樸消。他一來不知道王揚說的消石是哪一種,二來這幾種消他都沒見過,並且他自己也分不清!只知道這是“水法煉丹”中的原料,晉時葛洪記載了一個仙方,也用到消石,但不知道他用的是哪一種。不過據說葛洪用的消石來自隴道和蜀地,王揚如果有興趣可以入蜀找找看,至於隴道在北朝手中,陶弘昌非常認真地建議,讓王揚還是暫時先不要過去。

王揚:

我謝謝你提醒啊!

宗測則提議,可以派人先入蜀先找找看。到了蜀地後再託吐谷渾商賈去北地尋找消石。

王揚:

就是想制個冰而已,以現在自己的條件,實在不值當這麼玩啊!!!!

正當他準備放棄時,陶弘昌又提到他有個堂兄,如今在建康做官,在丹道上的造詣遠勝過他,如果王揚有需要的話,他可以給他堂兄寫信詢問。王揚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如此,但透過問了這麼一圈,他也基本瞭解到,這個時代對這方面的知識實在匱乏得出奇,所以心中著實沒報希望。

正因如此,王揚看見蕭寶月身後放了一塊跟小山似的冰,才覺歆羨,即便謝星涵這個小富婆也沒有這麼大排場啊!

蕭寶月用扇柄敲了敲玉石桌,提醒王揚走神。

王揚收回跑偏的思緒,繼續背誦下去:“至光武中興,南蠻特盛。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蠻相單程據其險隘,大寇郡縣。光武遣武威將軍劉尚發南郡丶長沙丶武陵兵萬餘人,乘船溯沅水擊之。蠻兵屯聚守險,緣路截殺,漢軍大敗,悉為所沒”

————

注:1能製冰的硝石是硝酸鉀,屬於鉀鹽的一種。但此時尚無“硝”字,硝是“消”後起的分化字,原本就作“消石”。《開寶本草》雲:“蓋能消化諸石,故名消石。”

在當時,消石常與樸消丶芒消等相混淆,至陶弘景用火燒法鑑定鉀鹽(也是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鉀鹽鑑定者),才區分了鉀鹽和鈉鹽之別,鈉鹽也就是樸消(硫酸鈉)。但即便這樣,後世仍然長久處於混淆之中。日本倉正院儲存著唐時帶回國的“芒消”,經化學檢驗,其實是硫酸鎂,也就是瀉鹽!而樸消則是百分之十的硫酸鎂和百分之九十的硫酸鈉的混合物,摩爾比是一比七。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諸消,自晉唐以來,諸家皆執名而猜,都無定見。”

ps孟乃昌由日本的化驗結果寫了一篇考證文章《漢唐消石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泠沋
關於異世界的滿級玩家: 世界壽命最長的遊戲《燃燒神域》,依靠破格級神器‘竊空之手’縱橫其中並將整個遊戲世界搞得苦不堪言的某個大盜賊終於迎來了來自官方的針對後,居然帶著所有的賬號及道具穿越到了異世界來到異世界後,某人嚇了一跳異世界=新手村?(簡介似乎有點老套有點俗?算啦,不管啦,本書主角開場滿級,無敵文!)
科幻 連載 21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