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更無理的要求。所以他在見到袁世凱時,斗膽陳述了自己對國策的建議:
竊錫山聞大總統以受東洋強鄰壓迫太甚,擬於短期數年內擁兵自衛,圖與對日宣戰之說,特陳管見,以供採擇。竊以為處今之時,吾人應以備戰而止戰,以強兵而睦鄰,萬一因國家權利不得已而決裂,亦須切實有戰勝他國之把握。夫戰勝之要,不外完全之物質與良好之精神,前者可操戰勝之權十分之二三,後者可操戰勝之權十分之六七。所謂完全之物質,極重要者厥為二事:一為軍械製造之進步,一為徵兵制度之實行。尤其徵兵一事,今世大陸諸國,容有徵兵而不強之國,斷無不徵兵而能強之國,蓋非此不足明養一兵,暗收十兵之效,以故百政可緩,惟此為急。至實行手續則不妨漸進,且不難在軍政機關之舉措,而難在民政機關之籌備耳。所謂民政籌備,必須配合國民教育之普及,國民實業之發達,地方警察之完全,地方自治之實行,官吏職任之專一。所謂良好之精神,就是養成最後十五分鐘之精神。此精神由人民忍苦耐勞之體力與捨生取義之心理合組而成之。此二者之鍛鍊在軍中,其所以能受此鍛鍊之素養者,在民政也。民政方面如何完成此良好之精神,一在國民武德教育,一在社會敬軍風尚。精神物質,兼營並進,軍力方可自強,國力方可日固,無論攻守,始能操必勝之左券。
袁世凱聽了之後,當面囑咐閻錫山寫成詳細檔案提呈。閻錫山回到太原,當即寫成完整計劃和一本軍事問答呈報北京總統府,請袁世凱稽核採納。
據閻錫山回憶:
我於四年二月應袁總統之召赴京述職,此時正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條件不久之時,我見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時,梁對我說:“總統準備三年後打日本,著我主財政,唐質夫(唐在禮字)主軍事”。我復詢諸唐,一如梁言。我對梁、唐都說:“兄等應該勸阻,不可將總統促居爐火。”他們雖同情我的看法,但他們以為內裡的人不好說話,最好由外邊的人說。我當時並不是不同意抗禦外侮,認為打日本須有能打勝的力量,否則輕言實足以招損。我見袁總統時曾特地向他陳述:我們應以備戰而止戰,以強兵而睦鄰,萬一國家權利不得已而決裂,須切實有戰勝他國之把握。……他聽了之後,囑我寫一檔案提出。我回晉後,即本我的主張寫了一個軍事問答,送呈採據。
閻錫山所寫的軍事問答,也即《軍國主義譚》,1915年7月中旬印製成冊,分發全省各機關學校閱覽,廣泛流傳。全書採用問答體、共13問,約2萬餘字。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媚袁固位 侈談軍國主義(2)
《軍國主義譚》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強國的意義是什麼?閻認為,“近世政局變遷、環球現象有二大公例:一是小國不適應於生存,故土地兼併,軍事擴張;一是貧國不足以獨立,故生計侵略,爭圖自衛。然則,既小又貧的不強,那麼既大而富的就算是強嗎?這又不是。既小又貧,當然難強,若治理得好,便能達到強的地步,如日本之崛興,就是一例。如治理不好,便很難強起來,如印度淪為殖民地,即是明證。蓋大小貧富,一半是原質生成,但強弱純屬於政治作用。現在要說明強國的定義,當先從國之由來上談起,方才容易明白。”國之由來為何?閻認為,“初生之民,弱肉強食,個人競爭,歷史已久,進而為群與群競,群競久而治群法立,這是國之雛形。再進而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權,三者俱備,國之制因之而成。自有了國以後,遂成為人類競爭的最高團體了,所以國家乃為這一方的人民抵抗那一方人民侵奪自己生命財產的組織,而成為一個戰爭的基本團體。”從古今社會的對比上,閻得出結論說,“古代為軍政社會,凡一切軍政上設施,都成為發達軍事之補助。今世為產業社會,凡一切軍事上設施,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