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能安然無恙?他有沒有良知?杭州城的官員顛倒黑白,他們有沒有良知?衙門的那些皂隸、捕快、官軍,他們胡亂抓人,他們有沒有良知?”

李治廷憤然的話,讓王和垚一驚。

這小子,有些血氣,還像個男人!

“這……”

史標遲疑了一下,隨即板起臉來:“李治廷,這裡學堂,不是衙門。莫談國事,莫談政事!”

“史主講,你說這話的時候,你可有良知?”

李治廷情緒上來,不依不饒,繼續發問。

滿堂的學子觀望,史標下不來臺,臉色立刻沉了下來:“李治廷,你到底要做什麼?不想聽課了就出去,別影響他人!”

“李治廷,別說了,快坐下來!”

李治廷旁邊的姜德笏,趕緊站起來,要拉著李治廷坐下。

“我說錯了嗎?殺人放火者逍遙自在,良善之輩無怨可伸,這是什麼狗日的世道?哪裡又有良知?”

李治廷甩開了姜德笏,面紅耳赤,神情憤憤然。

“李治廷,不準放肆!給我出去!”

史標立刻變了顏色,手指著門外。

“出去就出去!”

李治廷提起書袋,拿著書本,氣沖沖出了教室。

姜德笏無奈,悻悻然回了自己的位子。

“告訴你們,莫談國事,莫談國事,你們就是不聽。姚江書院是做學問的地方,不是讓你們來放肆!誰要是再談外面的是是非非,立刻滾出書院!”

史標憤憤而談,下面的學子一片寂然。

王和垚聽的火冒三丈,這樣的人也配當講師?他這樣把學生教出來,豈不是都成了毫無血性、服服帖帖的犬儒?

中華文化中“雖千萬人吾往矣”、“捨生取義”的氣節,豈不是被消磨的乾乾淨淨?

王和垚忍不住就要發作出來。

“主講,學生只是說些心裡話,就被你驅逐出學堂,這豈是師者所為?做學問就不問世事,這不是與陽明先生的“知善知惡”之理背道而馳嗎?”

王和垚還沒有說話,一個瘦高的白臉學子站了起來,懶洋洋問道。

滿堂的學子,包括王和垚,目光一起看向了小白臉。

“邵廷采,你又要作甚?”

史標的臉色,不自覺又青了幾分。

“為學重在經世,談理終歸致用,讀史以救當世之失。莫談國事,莫談政事,你我所學,又為那般?”

邵廷采不徐不疾,又飈出一段話來。

王和垚暗暗點頭。這人倒是有些學識。

“邵廷采,你呀…!”

滿堂學子注視之下,史標苦笑一聲:“邵廷采,你平日裡對宋明忠烈、晚明恢復事蹟,皆是極意蒐羅表彰。難道你不知道當今是何時何世?難道你真不知以言獲罪嗎?”

這個邵廷采,從姚江書院第二代主講人韓孔當受業,又問學於同鄉海內大儒黃宗羲。康熙初,嘗從毛奇齡遊。幼讀劉宗周《人譜》,服膺王陽明學。年二十歲時,為縣學生,屢試不第。恥為應舉之文,從黃宗羲問乾鑿度演算法、會稽董瑒受陣圖,兼通刺擊之法,和一般的江南書生相比,算是個另類。

此人如今已經二十五六,猶自性烈如火,難怪他科舉不順。

就他這個性格,一張大嘴,一旦當官,死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主講,士子應當關心國事,為社稷民生著想,而不是皓首窮經,浮言虛譽無所用,學以致用才是根本。”

邵廷采鞠了一躬,拿起書袋,飄飄然離開。

王和垚不由得莞爾。這小子放在後世,絕對是毒舌網紅一枚,粉絲無數。

又有幾個學子站起身來,告禮走了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