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痴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政令的下達,各部,各縣全部運轉起來。各級官吏也在行動的過程中完成了磨合。整個瓊州慢慢的步入了正軌。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各種普查工作就有了初步成果!

共探察出可屯墾之無主灘塗、臺地、草地數十萬頃!山林無數!全島原住漢民十萬人。與漢民雜居的熟黎三萬戶,近十五萬人。加上此次登島的三十萬軍民,共記五十五萬人。其中軍士約七萬人,各類工匠萬餘人。居於瓊州內部山林區的黎人數目尚不清楚,估計有萬餘戶。

乘著冬季無事,民事司奏請組織登島民眾開始墾荒屯田,皇帝準湊。於是二十萬民眾攜家帶口開赴各縣。工部及水陸軍士也各自接到命令,開始移駐各地,建造軍營。

李大眼本住在平江城外,數代務農,北涼破城前,自己的地就被蠻子跑馬圈地後,全都撒上了草種。眼見的沒有生計,只得帶著全家跟隨流亡大軍一路南下。如今也住在南渡江東岸的帳篷裡。軍帳當然不是自己的,是軍士幫忙紮好,分配給自己一家老小居住的。

雖小了點比不上自家的老房子,可是在逃亡路上能有個住處,能遮風避雨,還有什麼好計較的了呢!而這一切都是皇上給的,還有每天定時去領的吃食,沒有皇上,沒有這麼多的軍士,自己一家早就拋屍荒野了吧。

今天巡營的軍士又來告知,所有的百姓,可以跟隨官府開荒屯田,每口人可以開墾水旱土地十畝,男女老幼不論。官府提供一應農具,除了耕牛租借外,自己只需出點勞力就可以了。新開墾的田地全部歸自己所有,每畝產出官府十取其一。而且,官府還以戶為單位幫每戶建造新房子,不過是需要自己出點力氣!

“皇上真是體恤民眾啊!這樣的皇帝該是一個好皇帝!至於每戶、取一男丁入伍,這個本是應該的,沒有軍士,誰來保護我們新開墾的田地呢?而且是明年春季入伍,正好不耽誤年內的開荒工作。”

李大眼帶著全家隨大隊人馬往東開進,同時開拔的還有很多人,有向東去的也有向西開進的。行不過十日,眼前出現了大片的灘塗,官府的官員告知眼前的土地,都是無主的荒地,大家可以自行選擇開墾。

李大眼一家停了下來。安頓好後住處,提上官府早已分發下來的農具,開墾田地卻是農民的拿手活計!

瓊州的冬天並不冷,經過一個多月的勞作,李大眼就帶著兩個兒子平整好了自己家的地,方方正正的六十畝,田埂都圍好了!

真是好地啊!當然沒有忘記去民事司的文書哪裡去做登記,摸著懷中蓋上了鮮紅官府大印的田契,內心的安慰和塌實的感覺讓這個敦厚的農家漢子百感交集!

一家人的生計總算是有了著落了!

官府的工匠們也選好了窯址,和林場的位置,一邊燒窯一邊伐木烘乾,估計一個冬天青磚和木材也就夠分給軍民建造住處了。來年夏天第一季莊家收穫的時候,各戶的院子,糧倉也都有了!

小兒子天天去窯上幫忙乾點力氣活,回來的時候說他們的窯已經燒了兩窯的青磚!估摸著再有兩個月,大家建房子的磚就夠了。造房梁的大木料也都差不多夠用了。

都是官府組織人手上山伐的!想到這一切都是朝廷給的,都是皇上給的,李大眼就不住的嘆息,這麼好的朝廷,怎麼就擋不住那北涼的蠻人呢!

劃地基的吏員們早已在坡地上選好了地址,地上畫的密密麻麻的線條。圍在周邊的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聒噪不停。早早收工的大人們也:()漢宮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