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枯榮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5章 玉米熟了
之前廖天成派到各地收購糧食的五百人,如今也在陸續迴歸。
舊宅持續釀酒的同時,大明朝的莊稼,也到了收穫的季節。
這個季節,糧價最低,這導致廖天成手上的糧食激增,釀酒的規模也劇增十倍。
當然了,其他人的莊稼都熟了,廖天成的玉米,也終於熟透。
“朱兄,我家的玉米熟了,你回去和皇帝說一聲,叫朝廷派人來收割吧。”
對於玉米的事情,朱標也是知道的。
他知道朱老爹對玉米極為重視,不然也不可能派禁軍日夜守著。
“賢弟,那我這就進宮一趟!”
朱標回去不久,朱元璋就穿著常服來了。
“天成,聽說玉米熟了?”
“老伯,您知不知道,這東西要怎麼種?”
朱元璋果斷搖頭:“天成,你要知道就直說,不要老賣關子。”
朱元璋頓時老臉一臭:“你這小子,怎麼又說這個?不行,絕對不行!皇帝說了,讓你從此死了這條心!你再說這個,沒準再給你一塊!”
“熟了老伯,這次是熟透了,可以採摘的那種!對了,不是說皇帝對這玉米極為喜歡?怎麼不見他親自來?不是我說,這玉米,能讓大明朝的人口暴漲數倍,堪稱國之重器!”
朱元璋面色古怪:“皇帝啊?他這個人愛看奏章,不大喜歡往外頭跑。所以,老夫代他跑一趟。”
“朱五十,以後跟著天成要虛心求教,不懂的要多問,這樣能增加你的見識。懂的也要問,天成的思路比較靈活,和你過去學的那些死板的東西不同。這些,對你將來極有好處!”
一聽這個,廖天成又想起了自己的免死鐵券:“老伯,我立了這麼多功,能退了免死鐵券嗎?”
朱標一陣點頭:“爹,我知道,其實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向天成賢弟虛心求教呢。”
一行人很快到了舊宅中,玉米杆和葉已經枯黃,玉米棒子比腳都大!
“玉米粒的儲存,確實要放入窖裡,講究個避光,透氣,常溫。注意到這些,基本就不會有事。”
朱元璋大喜:“標……五十,快記下來!”
朱元璋走了,朱標卻忍不住好奇地詢問起來:“賢弟,免死鐵券是多好的東西啊!即便你犯了天大的事,只要鐵券在手,就能免死!你怎麼老是想退回去?你是不是對免死鐵券有什麼誤解?”
朱元璋面色一喜:“牲畜果真愛吃?”
“這東西,八成得放入窖裡,還不能受潮。對了天成,你懂不懂?”
廖天成笑了:“我今天過來,就是要說這個。首先,這玉米收穫之後,要剝皮晾曬,等幹個差不多了,才好把玉米粒剝下來。”
“想不到,你對種田也有這麼深的理解!天成,你這小子真不錯!”
廖天成由衷地感慨:“老伯果然是皇帝身邊的人,這種大事都由您出面代勞!那走吧,正好去了之後,我還能交代幾句。”
朱標趕緊牢記在心,將廖天成的話奉為至理名言。
其實院子裡也就幾百株玉米而已,最終清點出來,發現一共得了八百個玉米棒子。
廖天成點點頭:“玉米種過一茬後,根鬚留在土裡,嚴重影響來年的耕種,所以如果有時間,當年就刨出來,等曬乾後就燒了。這樣當年就燒,還能把土裡的蟲子燒死,來年少受蟲害!具體播種的時候,一畝地大概六七個玉米棒,也就是三斤種子正好。不能種太稠密,那會影響產量和質量。也不能種太稀,那會浪費土地。”
差不多七八個棒子能種一畝,這麼算起來,明年能種差不多一百畝!
朱元璋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