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初見 (第2/3頁)
茶漸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夫!
竟敢折辱我夏侯家!
然而,縱使夏侯衡心中恚怒難當,如今還真尋不到報復的辦法。
不止於現今家中權勢不復,更因為天子曹叡都流露出將要重用吳質的意思了,他哪能在這個時候詆譭攻訐?
就在他獨自煩惱之際,恰好看到幼弟夏侯和正往祠堂而去。
似是有事尋夏侯惠。
心奇之下,便出聲喚來跟前問了聲。
這才知道夏侯和乃是受人之託,尋夏侯惠錄《阿房宮賦》的。
是的,在天子復讓夏侯惠伴駕出行後,令那日與宴的何晏知曉天子並無降罪之心,便在一次坐談時將此賦宣揚出去了。
只不過,他只是記得此賦的後段,令不少喜歡詩賦之人徒作嘆然。
但他們也知道夏侯惠從不與人交遊飲宴、在京都之內亦鮮有友朋,若想得覽《阿房宮賦》全文,唯有託付其弟夏侯和代為抄錄一份了。
因為自幼長在京都、尚未出仕的夏侯和,以文揚名,不乏交遊之事。
如此舉手之勞,夏侯和倒無不可。
而聽罷緣由的夏侯衡,頓時便知道如何報復吳家了。
他現今是對吳家無從下手,但彼豎夫吳質不是鄙夷夏侯惠才學不堪、配不上他吳家之女嗎?
那他就讓夏侯惠與夏侯和一併前去參加飲宴,借京都才俊對《阿房宮賦》讚譽之際,好好揚一番美名,讓吳質日後擇婿時,看他能不能找到比夏侯惠才學更優的後生!
若尋不到,他便讓人大肆宣揚吳質今日之辭,讓他吳家淪為笑柄!
而若是尋到嘛~
夏侯衡覺得不可能。
畢竟,才學比自家六弟更優之人,安能去娶吳家之女、給臭名昭著的吳質當女婿!
只不過,待他來到祠堂將自身意圖說了,夏侯惠卻不想依言行事。
在夏侯惠看來,與一不修德行之人有什麼好置氣的?
小人無長久富貴。
既然吳質辱了自己,而現今無法報復,那便且先冷眼觀他春風得意,待到他失勢落魄時再落井下石不就行了?
所謂九世之仇猶可報。
自己等個十年八年也未晚啊~
何必為逞一時之快,而毀了自己從不交遊、不沽名釣譽的形象呢?
“吳質匹夫辱我,我必有報之!不過,還望大兄莫要心切,容我些時日,坐等時機來臨。”
夏侯惠是如此回覆的。
對此,夏侯衡沒有勉強。
只是覺得既然夏侯惠寧可在祠堂內思過,也不願與夏侯和外出飲宴,那便將思過的時間延長到一年吧。
好嘛~
夏侯惠當即便想起了“三人行必有我師”,覺得偶爾與京師才俊交遊坐宴,增長下見識也挺好的。
反正,御前伴駕都沒有俸祿可領了,索性該休沐就休沐唄!
而在三日後,他告了休沐,在夏侯和的帶領下首番列席的飲宴乃是陳泰所設。
陳泰字玄伯,乃司空陳群之子。
雖然年近三旬但依舊沒有出仕,似是其父受魏文曹丕遺詔輔政的干係,故而不欲讓他步入仕途太早,以免在他人奉承之下養出驕橫之氣。
故而,他居家讀書修身之餘,不乏時間與貴胄子弟以及士人俊才周遊。
但與夏侯玄、何晏以及鄧颺等人的飲宴不同,家風甚嚴的他所設之飲宴止於文學與雅趣,不得議論時政、宣揚主張或者沽名賣直等。
故而能在他宴席上出現的人,品行這方面是有一定保障的。
不過,他與夏侯惠並沒有交集。
夏侯惠如今不告而來,卻也不算失禮,因為他也是請託夏侯和錄《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