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烏什暴亂非香妃而起 (第1/2頁)
張鶴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船至山東徐家渡時,乾隆到皇太后御舟上問安,期間提起烏什暴亂。
乾隆說原以為此次暴亂,是民夫鬧事。細查之下,竟是地方伯克與駐地官員相互勾結,壓榨當地百姓而起。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以後,由於戰亂,收復後的新疆是千里之地,空無人煙。兆惠班師後,乾隆令阿桂留在新疆屯田、移民。命他一面在主要城鎮派駐官員,屯兵駐守,一面建立起當地民政體系。仍在各城任命伯克,伯克官居三品,擁有的土地,不用繳稅。
對新疆農民開荒的自有土地,仍按舊例,每年將所獲糧食的十分之一上繳國庫,而農民墾種的公地和官地,則採取對分制,國庫和農民一人一半。此法遠比之前的準噶爾賦稅要輕許多。
清廷的政策本是好的,可到了地方,不但駐地官員,就是當地的伯克也是隨意役使回人為自己開荒種地,並令回人自攜牛具耕種,對回人所購牛具,隨意加價,一隻瘦羊竟要四兩銀子。不僅如此,隨意向回人攤派財務。因清朝政府取消了伯克世襲,伯克任免權利掌握在駐地大臣手中,伯克為了賄賂駐地大臣,更是巧取豪奪、加重盤剝當地百姓。
而在平定大小和卓後,大小得卓部眾有些逃到境外,這些勢力跟國內一些假意服從清廷的勢力相勾結,暗中一煽動,致使不明真相的回人百姓更加痛恨清廷。
駐外大臣理宜潔己奉公。約束下人。而此次因暴亂自盡的大臣素誠,素質低下,即糊塗又貪財好色,他兒子更勝於他。他父子及屬下辦事筆貼式等,遇到回人婦女,稍有姿色的,不問是何人,喚至官署,任意姦淫,毫無避忌。其中就包括小伯克賴和木圖拉之妻。
此次辦送沙棗樹苗進京,不過運幾棵樹苗能用多少人?可素誠派他兒子運送,沿途行李,俱令回人揹負,以致所派回人甚多,高達三百來人。並將小伯克賴和木圖拉一併派出。啟程之前,小伯克賴和木圖拉向素誠之子請示樹苗要送到哪裡,素誠之子認為他很冒失,不問情由打了他數十鞭子。賴和木圖拉忍著傷痛,又向另一名筆貼式請示,結果又被打了三十大板,因此惹怒眾回人。新仇舊恨,遂引發暴亂,暴民向駐守在烏什的清軍發起進攻,素誠兵敗後殺子自盡。又放火焚燒官署,暴民隨後把官兵及往來貿易之人盡數殺死,又把在城外居住的百姓都趕至城裡。
太后聞言嘆道:“哀家還以為素誠父子是忠誠之士,為國捐軀,沒想到竟是這等奸惡之徒!真是死有餘辜。只是,戰亂一起,又要有多少生靈遭受塗炭了。”
乾隆說:“兒子聞奏,不敢小覷,‘以回人斷無,無故作亂之理,必系彼處大臣官員等將伊等苦累不堪,致啟釁端。’故傳旨命明瑞親自前往查辦。”
太后又問:“回人雖是官逼民反,終究反了,聽說殺官奪府,十分勇猛。可新疆各鎮都有屯兵,何以區區數百名亂民卻是數月難以平定,此為何故?”乾隆嘆了一口氣:“不提起這些人倒好,一提起來,兒子的氣就更是不打一處來。”
素誠父子尤為可惡是死有餘辜,而阿克蘇辦事大臣卞塔海更是讓乾隆氣得肝疼。
烏什事變後,素誠手下兵將前往各處求援,因阿克蘇離烏什最近,卞塔海最先接到訊息,卞塔海領兵到烏什時。當時城內回眾,並沒有全部叛變,曾有人悄悄開門迎接卞塔海,卞塔海因不知來人是敵是友,不敢貿然進城,情有可緣。應該向來人探聽探聽城裡有多少叛賊,有多少是被肋迫的百姓。而卞塔海並不查訊致亂緣由,先放鳥槍,把開城人轟了回去,到第三日,更是用火炮攻打城門,這不僅激怒了叛賊,連回民也開城迎戰。卞塔海被襲擊,敗走數十里。至使步兵百餘名,炮三座,都被回人繳了。可恨的是卞塔海丟失了三門軍炮,竟瞞而未報。
更可氣者。走了個孫悟空,來個猴。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