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賈老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放幾次,這些馬聽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嗯。”張元彪說:“很好。”
說話間,下邊的騎兵已經完成了兩次放銃,這兩個騎銃都是準備好的,拉上龍頭扣動扳機就能發射,射擊效果也就那樣,但是這種擁有了速度的騎兵放銃和步兵可不是一個概念,這玩意是太可怕了。
接著是馬上換裝彈藥的演習,側後幾個沒有放銃的騎兵策馬到前邊舉銃瞄準,後邊的騎士則是匆忙的用定裝火藥給火銃上膛搗實後,再塞入一大團棉花搗實,這樣火銃就能在馬背的顛簸中保證火藥鉛丸不流出,當然棉花也不是最好的,只是現今能找到的最好的。
騎射完畢後就是下馬步射,下馬步射的好處是不會受到馬匹的影響,設計效率和精度會提升,這也是歐洲拿破崙戰爭時代的龍騎兵常乾的事,只是在歐洲這下馬步射的騎兵不是方陣線列步兵的對手,一般也是突襲使用,到了後邊就放棄使用步射了。
但是此時的大明朝,下馬步射就是好操作了,打擊敵方的步兵,尤其是亂哄哄受到騎兵恐嚇的步兵,一打一個崩潰。
接著步射完畢,是蕩寇騎兵的手銃射擊,這些蕩寇騎兵一人雙手銃,這個實在五十餘步使用的火器,對標的是清軍騎兵的飛斧標槍和鐵蒺藜這些投擲武器,也是肉搏前的最後一輪輸出。
講真這手銃射擊更是沒有啥準頭,本來火銃的精度就是隨緣,再加上在顛簸的馬背上,這玩意射出去就沒個數,只是搏機率。從殺傷敵人的效率來看,還是稀疏平常,說不得還沒有建奴的近距離騎射牛逼。好在這玩意訓練方便,培養一個蕩寇騎兵時間不需要幾年那麼久。
雖然如此,但是對面的敵人可不這麼想,這鉛子打到哪裡都是要命的,反正遇到了蕩寇騎兵,大明周邊的敵人是沒有辦法不氣餒的。
手銃設計完畢,騎兵把手銃扔到馬背上的大口袋裡,然後就是抽出馬刀向前奔襲,這個時候的馬速也是提升至最大,一排亮晶晶的馬刀和馬蹄鐵擊打在大地上的聲音,讓在遠處觀察的張元彪也是心驚肉跳。
這種聲音是刻在人類骨子裡的恐懼,尤其是當初那些在北地正面扛過建奴騎兵衝陣的老兄弟,都是張大了嘴屏住呼吸。
騎兵真是恐怖如斯。